盧永祥、何豐林、臧致平三人下野以後,戰局的形勢大為變化。奉天和廣東都是反曹助盧的,自然各有舉動。廣東方麵,東江的戰事已令雙方筋疲力盡,成了僵局。吳佩孚見陳炯明不能得手,便命廣西的陸榮廷、江西的方本仁一起攻打廣州,但仍沒有什麼成果。沈鴻英非但沒有助陣,反而再次投入了孫中山先生的陣營,回廣西攻打陸榮廷。於是,吳佩孚方麵不僅失了一臂之助,還增加了一個敵人。
孫中山先生因東南、東北的戰事都已爆發,每天召集各要人討論北伐的計劃。這一天正在開會時,忽然傳報石青陽來見。原來,自從熊克武失敗後,石青陽在四川無法立足,不得不到別省暫住。後來得知熊克武在雲南、貴州邊境,他便也到雲南去投靠唐繼堯。唐繼堯本有攻打四川的想法,聽說石青陽來到雲南,他便立刻請石青陽到省城相會。見麵後,石青陽約略問了些雲南現狀,又把川中所以失敗的原因說了一遍。唐繼堯歎息道:“克武兄是我們的老友,我沒有一天不希望他能戡定全川,驅除北方的勢力,為我西南各省張目,不料垂成的事業又失敗,真是可惜!”石青陽道:“依我看來,熊君已無法重入四川,恐怕這天府之國要全落入吳佩孚的掌握之中了。吳佩孚向來抱定‘武力統一’的思想,對四川早已處心積慮。他現在據有全國一半的地盤,實力雄厚,放眼四海,誰還是他的敵手?連張作霖都不值他一擊,區區一個旅,怎麼抵擋得住半國之兵。所以,我料熊君必然不能再入四川,作雲南各省的屏蔽,而吳佩孚必然據有四川地盤,也在意料之中。”唐繼堯愕然道:“此話恐怕未必可靠。‘武力統一’不過是一句話罷了,實際上怎能做得到呢?”石青陽笑道:“我們不必說他做得到做不到,先來分析一下現在的局勢。吳佩孚現有的地盤是直隸、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江蘇、湖北、江西、福建等九省,還有熱、察、綏、京兆等特別區域。四川與湖南實際上也相當於他的地盤。與他為敵的隻有張作霖、盧永祥、孫中山先生和黔、滇等省而已,盧現在受了蘇、皖、贛、閩四省的監視,自保尚且不暇,哪裏還有向外發展的餘力?張雖稱雄關外,但要想入關也是難上加難。孫對於東江之亂尚不能平,更無暇北伐。吳佩孚現在隻用河南、湖北、陝西三省的兵力,再加上親吳的川軍,已不止二十萬大兵,拿下四川,隻需一戰就能平定。四川平定之後,出一支兵南入貴州,再由湖南出兵西趨,以夾擊之勢,攻一貧弱的貴州,何愁不能克日戡定?川、黔平定之後,再合擊雲南,繼堯兄雖智勇冠天下,恐怕未必能抵擋得住豫、陝、鄂、川、湘、黔六省之兵。雲南得手後,廣西也必不能抗。西南各省平定後,小小的廣東又有何難?西南全平之後,解決浙江的盧永祥更是不費吹灰之力。那時,竭全國之力以東趨,奉天張作霖又豈能獨免?繼堯兄,你看這武力統一的計劃,能不能實現?”唐繼堯默然,半晌道:“如此說來,青陽兄將怎麼對付?”石青陽笑道:“我不過一光杆司令,並沒有什麼地盤,還講什麼對付的方法?能夠在國內住一天,是一天,在四川不能立足,可到別的省;別的省不能立足,可去去國外。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何必計較什麼對付。”唐繼堯想了一會道:“吳佩孚能聯合各省的力量,以實現他武力統一的政策,我們各省為什麼不能聯絡起來以對抗吳氏?”石青陽笑道:“這確是一個很好的計劃。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你看這次克武在四川失敗,誰肯助他一臂之力?當他勝利時,胡若愚還肯賣力;等到一次戰敗,大家又都袖手旁觀,保全自己的實力了。其實北軍剛開始計劃各個擊破,想保全自己的實力,結果也不過是空想而已。”唐繼堯奮然說道:“哪有這話?我現在偏偏要出人意料之外,竭盡全力來助克武重入成都,驅除北方勢力。”石青陽笑道:“繼堯兄如果真有此決心,也需明白,這件事光靠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西南各省都團結起來,才能成為一種絕大勢力。不但可以保持西南的力量,而且還可以窺取中原,覆滅曹錕、吳佩孚。”唐繼堯道:“我已經決定了,青陽兄能否助我一臂之力,代我和熊君與貴州劉君接洽,組織一個聯軍,以抵抗四川的侵占?”石青陽慨然道:“既然繼堯兄肯做此大義之舉,兄弟豈有不幫忙的道理?我立刻到貴州,和劉兄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