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靖國,十九歲的宋徽宗即位,後不久,即重用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李彥、朱免等六賊為禍京師。使朝政腐敗,內有“三冗”,天災頻仍;外則大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向南虎視眈眈,在邊境列甲陳兵。山河破碎,百姓顛沛流離,餓殍遍野,民不聊生。人們寄希望於腐朽的大宋朝廷而不得,遂糾集州縣民夫,罷田歇業,匿於山林,落草為寇。
九州遍地,賊煙四起,或俠或盜,如火燎原。其中聲勢較大的一支為山東五界山的“龍辰山莊”,為普陀寺俗家弟子辰破天所創。辰破天天生奇骨,自幼入普陀寺學武,因本性善良,天賦異稟,深受方丈的喜愛,親授佛門絕學,自學成下山,見世道混亂,人心不古,於是四處行俠仗義,後創義社。而自社主辰破天創社以來,義社以“佛門十誡”為社中法旨,習武修身,劫富濟貧,頗受江湖正義人士所尊崇。
時東有普陀寺,為中唐時期東瀛神僧慧諤所創,曾以一招“大聖齊天”,將五台山鎮寺“南極觀世音菩薩”聖像,搬至東海“海天佛國”普陀山,開宗立派,已傳千年;西及天山劍派,遁於高山聖地,與世無爭,莫測高深;北遼玉門劍派,為古蠻族聖女蕭玉姬所創,傳九代,以清逆黨,誅不倫,效忠蕭後,門主蕭千城,更是極盡殘忍之術,為蕭後鏟除異己,後隨遼國南征,連拔數城,為大遼國當之無愧的古派;南有碧泉書院以傳教授業聞名於荊楚,江湖中卻無人敢小視,南軒先生接任書院後,推崇二程理學之道,修太極之氣,為文武至宗,書院內外頗具仙風道氣。
大觀一年,年近不惑的辰破天率義社接受朝廷招安,次年奉詔領兵出征大遼,憑借手中一杆“神龍棍”,以雷霆之勢逆轉敗局,大敗遼軍先鋒大將述律伽,並將其斬於馬下,奪回關內九郡。宋皇龍顏大悅,封辰破天為“神龍將軍”,坐鎮河北九郡,自此大宋朝廷方得一時安寧。
然好景不長,宋徽宗崇寧元年間,蔡京拜相後,為打擊政敵,將司馬光以下共309人之所謂罪行刻碑為記,立於端禮門,史稱為元祐黨人碑。辰破天不滿當朝宰相蔡京獨斷專權,皇帝昏庸無道,遂於年秋辭官回鄉,率舊部返回五界山。蔡京乘機向皇帝進讒,以“聚眾謀反,欺君罔上”為由,著童貫率禁軍八十萬直撲五界山,並昭示天下,得辰破天人頭者賞金百萬,封萬戶侯。一時間,江湖奇俠怪盜齊聚五界山下,圖謀辰破天項上人頭和手中禪宗第一神器——神龍棍。使江湖再生浩劫,宋世垂危。
五界山三麵環水,直麵太行山,雄踞東方,冷暖相宜,四季如春,頗有鍾靈錦繡,人間仙境的美稱。當年辰破天第一次來到這裏,便被這美景深深的迷住了,於是傾盡畢生精力在這裏修建龍辰山莊。自從辰破天受朝廷招安,出征大遼,已有五年光景沒有回來看過,未曾想自己方到家中,竟遭此番變故。
麵對來勢洶洶的禁軍,辰破天豈甘坐以待斃,一麵令部下四處搜集糧草,用亂石阻塞要道,修寨拒敵,封山自守;另一麵又差密使星夜兼程趕赴普陀寺搬救兵。可遠水救不了近火,辰破天怎麼也想不到蔡京居然會來的如此之快,朝廷兵馬早已將五界山圍了個水泄不通。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八十萬禁軍駐紮在山下,堵住了辰破天唯一的退路。盡管如此,如意山莊依舊泰然肅穆,莊內的家丁和舊部都相信辰大人一定能將他們帶出去。因為他們碰到過比這個更糟的情況,而辰破天卻將他們安然帶將出去,在他們心裏,辰破天就是一個值得永恒信仰的神話。
破天站在門外,望著榻上猶有身孕的妻子和尚在繈褓中的幼子軒兒,不禁潸然淚下。自想若非自己一意孤行,妻兒一定還享受著富貴榮華,也不會被逼到此處顛沛流離,心中暗暗發誓:定要取下蔡京項上人頭,以平心中怒忿。正思索間,莊外傳來一陣疾快的馬蹄聲,辰破天心知必是鎮守山前的弟子歸來,立即下令召見“龍辰十少使”。
“龍辰十少使”是辰破天年輕時收養的十個孤兒,經過辰破天的精心培養,身懷絕世武功,皆是辰破天的義子愛徒,尤其是大弟子阮淩楓的《獄魔三訣》,乃是辰破天在普陀寺大藏經閣中密室習得,其招式剛勁威猛,辛辣殘忍。在遠征大遼時,阮淩楓曾用其重創遼國第一勇士——玉門大弟子蕭思齊,立下汗馬功勞,但這門武藝實非正道人士可修煉,阮淩楓自修煉後心性大變,見血則狂。辰破天時常耿耿於懷。此刻大軍壓境,各路江湖異士隻恐早已滲透如意山莊,辰破天此刻難以欣賞這山莊水景,一心隻想著保全妻兒,箭步穿過花園,直奔大堂。
大堂裏燈火通明,四周異常安靜,龍辰十少使與左右使早已在內堂等候。辰破天走進內堂,立刻打破了此中的沉悶,十弟子齊聲喊道:“師父!”
辰破天微微點頭,然後將目光放在一張消瘦而陰冷的臉上,他便是辰破天座下大弟子——阮淩楓。
辰破天走到他跟前,笑道:“楓兒,近來功夫大有長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