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正濃,北山之下還是一片薄霧彌漫。
喧囂之處,隻聞人聲卻不見其人,薄霧慢慢散去,初升的輝如驚鴻般將大地劃成兩半,亦仙境亦凡塵的地方隱隱約約出現了一座瓦舍相連的集市。
無意集位於北山腳下,喝著來自北山的水、吃著北山上種的菜,這裏世世代代都是依山而活,沒有人知道這座集市存在於世間多久了?就算是這裏最高齡的老人也不知無意集的曆史由來。
無意集並不算大,它所處的地理位置也不算好,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卻在江湖上小有名氣。
提到無意集世人總會津津樂道三個人,自然而然這三個人也成了江湖響當當的人物,一位是富可敵國的唐妝唐三公子,一位是“刀斷雲、劍遮雨”的宋乾宋大俠,還有一位便是“笑惹流星駐、哭絕日月光”的魅舞仙子。
這三個曾經被捧在神壇之上的人相繼來到了無意集,據說這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了。
幾年前魅舞獨自一人來到這裏,然而這個與世隔絕的小集市卻無人認識她,但這些都不重要,憑著她這張臉、她到哪都可以活下來而且活的很好。
雖然她不曾向這裏的人提及往事,但她那骨子裏麵的風塵氣息卻是掩蓋不住的,她的風韻、她的舞姿、她的石榴裙下,甚至連呼吸的動作都不難發現她定是閱盡萬千男人、虐死無數癡心的極品女子!
世人都知道她不是幹淨的女子、世人都知道她不是可以長相廝守的女人、世人都知道她不會對自己動情,但世人依然不顧一切迷戀她,她可以在愛她的男人麵前和另外一個男人上床,這個世界的貞操法則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太美麗,仙子的稱號用在她身上一點也不為過。
自從她來了之後,無意集就熱鬧了很多,每晚她都會在東河畔燭火走廊裏翩翩起舞,貢世人來欣賞、貢世人來喝彩。
不久,無意集又來了兩個人,一位便是唐三公子,還有一位便是宋乾大俠,他們二人是結伴而來的、也是有說有笑的來到無意集。
二人看上去像是一對好兄弟、一對來自江湖的生死知己,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二人竟在見到魅舞之後反目成仇。
那是一個沒有月光但有火光的深夜,二人相繼來到東河畔,為求與魅舞一夜纏綿,兩位深交多年的知己竟割袍斷義、要爭個你死我活。
那次之後,財大氣粗的唐三公子便花大價錢請來追影十殺,時刻護在身前為防宋乾行刺;麵對棘手的追影十殺,宋謙在幾次行刺失敗之後也放棄了,苦於孤掌難鳴他隻能在其他地方大肆斂財,用錢來與唐三公子抗衡,二人就這樣此消彼長。
幾年後的今天,唐三公子的護院門客也有千人之眾,宋謙手下也培養了一大批職業殺手,無意集已成為他二人的天下,但他二人之間生死依舊未分。
二人在東河畔燭火走廊的兩頭,各自為魅舞蓋了一座樓。在這兩座閣樓裏,魅舞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和其他男人上床,因為愛她所以唐妝和宋乾二人從來不敢反對。
當然也不是隨便一個男人都可以來到這裏,東河畔與無意集還隔著一條河,本來這裏是沒橋的,但如今這裏有了兩座橋,分別連接著無意集和那兩座魅舞專屬的閣樓。
這兩座橋還有著很奇怪的名字,唐妝為其建造的橋取名“量金橋”,每日他都會在這裏給出一個黃金的數量,來客身上財物若是多於他給出的數量即可過橋欣賞美人起舞、甚至與其纏綿。
而宋乾則為自己建造的橋取名“勝我橋”,顧名思義就是在武功上勝過他則可以通過,享受美人同等的待遇。
“量金橋”和“勝我橋”的傳說已在江湖四處流傳,然而這兩座氣勢恢宏的大橋完工至今,還沒有一個人通過。能勝過宋謙手中刀劍的人,已經很難找了;恐怕多過唐妝手中銀兩的人,早已經絕跡了。
這麼多年了,陪著魅舞的永遠是這兩張熟悉又厭惡的麵孔,若是普通女人能夠得到這兩位翩翩公子的親昧,也算是不憾此生了。然而她不一樣,她這一生最偉大的目標就是閱盡天下男人,她也是這個世上唯一有資格說這樣話的女人。
魅舞的舞越跳越孤獨、越跳越寂寞,她不是天生的舞女,然而她卻是舞的最好看的,這一切都得歸結於這張臉。
每天晚上,東河畔的對岸總是擠滿了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似乎這已經成為了無意集人的一種習慣。
無意集還有一樣東西比較出名,那就是南街花鋪的花,據說這裏的花隻能賞不能帶走,離開無意集半步即謝。
花鋪老板是一對夫婦,男的大約四十出頭,女的也有三十七八了。按照常理來說,他們養的花名揚江湖各地,自然生意也是很好的,他們應該很高興才是,然而他們二人卻整天悶悶不樂。
秋季百花全萎,四海列國或許也隻有這裏能夠看到百花,來花鋪裏賞花的人自然也是絡繹不絕,花鋪老板夫婦倆在門口一邊迎接客人、一邊介紹百花的種類,磨破嘴皮為的就是將客人的銀兩撈盡自己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