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創始人王石的團隊管理課
人才是萬科的資本
人才是萬科的資本,是萬科的核心競爭力。尊重人,為優秀的人才創造一個和諧、富有激情的環境,是萬科一貫的追求。萬科給每一位員工提供發展的機會和空間,致力於培養不斷自我超越的職業經理人。
——王石語錄
1988年,可以說是企業瘋狂生長的一年。改革開放的春風把許多人送進創業的大隊伍,一些有卓越才幹的企業家迅速崛起,優秀企業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大批房地產企業也在這股浪潮中開始出現,並不斷競爭壯大。對於當時的房地產企業來說,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融資,莫過於獲取土地。有了土地才能蓋房子,要蓋房子就得有資金。所以,很多房地產企業開始瘋狂地找資金,瘋狂地買地。其管理者認為,房地產事業要發展,土地與資金是最珍貴的,人才居次要地位。然而,當時的王石並不這樣認為,他的觀點是任何事物都比不上人才珍貴,同時他提出“人才是萬科的資本,是萬科的核心競爭力”的人才觀。
萬科始終把這一人才觀放在首位,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尊重每一位員工,並且積極為他們開展素質培訓與技能培訓,並出台了一係列激勵人才的措施。萬科始終倡導“每個員工都應該擁有健康豐盛的人生”,始終把人本管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為領頭人,王石始終相信隻有具備高素質的人才,才能有高速發展的萬科。正是因為具備這樣的人才管理理念,萬科才留住了更多的人才。
拓展透析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量。所以,對於企業來說,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留住人才。現在很多企業都已製定了相應的留住人才的措施,努力提高他們對工作的積極性。
道康寧公司和聯信公司正在努力迎合自主型雇員。近年來,這兩家公司跳槽的員工多為任職三個月至兩年的員工,針對這種情況,該公司製定了一項“職業適應”計劃,以幫助員工在公司內部尋找機會。道康寧公司總經理貝弗利說:“我們的想法是,教會那些甚至是剛進公司的員工如何找到不同的工作職責,這樣,他們不必離開公司就能找到更合適的崗位。”
其實,安定人心,讓員工愛上自己的企業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隻要管理者能夠采用一些措施,在工作中營造出公正平等與和諧的環境,使員工能夠有一種自我價值得以實現的成就感,人才便會忠實於企業,勤奮工作,回報企業。如此,作為企業管理者可從以下三個方麵著手來留住人才:
這一點微軟做得非常成功。對微軟公司而言,不論你的經驗與資曆如何,隻要有足夠的能力,你就有機會升職加薪。因此,微軟公司能網羅全世界的精英。在微軟公司工作的壓力雖然很大,但其福利優厚,能使許多員工成為百萬富翁,這也是留住人才的方法之一。在相同的條件下微軟公司通過內在激勵機製,提供更好的待遇與工作環境,吸引了大批最優秀的人才。
美國有一家顧問公司,其業務主要是信息谘詢和規劃設計等。因為公司效益不錯,三位創立人決定用高薪來引進人才,以擴大公司規模,由於高薪和該公司令人喜悅的發展速度,許多人才被吸引過來,其中有兩位高級谘詢顧問都希望在該公司一展身手。可是,三位創立人對高級谘詢顧問並沒有做出太多的安排,他們把全部精力放在營銷工作上,致力於追求新合同。剛剛進入公司的高級谘詢顧問們明顯地感覺到被冷落了。
這個過程持續了幾個月,公司的動力開始減緩,人們開始對工作不抱什麼熱情,有一些人才開始離去,往往也帶走了一些客戶。這種情況越來越多,該公司三位創立人有一天清晨醒來,忽然發現他們那個美麗的夢破滅了,當他們回過頭來注意公司的時候,發現公司也隻剩下一個空殼。最大的客戶也跟著谘詢顧問走了。
人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員工既希望能夠受到關懷,又希望發揮自己的能力為企業創造價值,如果這些願望得不到滿足,員工便會感覺到失望。或許企業能夠發出很高的薪水,但在有些時候,高薪也留不住人,給他們一個可以盡情施展才華的舞台才是明智的解決辦法。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即便有高下之分,也是因為品德、能力,而非職位,如果管理者能有發自內心的平等意識,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那麼員工必定會受其感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出色的員工會在工作過程中產生很多看法和觀點,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對企業有益的建議。因此,作為管理者,要多和企業員工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接受益於企業的想法,然後對管理方法做出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