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王陽明去世而來的是他弟子在北京政府大批被驅逐,黃綰、陸澄等人都被請出了中央政府到南京去坐冷板凳。他們沉浸在老師離世的憂傷中,而且也沒有了為老師說話的權力。於是,遲到的也是注定的對王陽明的處分來了:削奪新建伯爵位。
用桂萼恬不知恥的話來說:“這已是皇恩浩蕩了。”
王陽明如果在天有靈,絕不會對這樣的懲罰動心。因為他受不公正待遇已經習慣了,他的後半生一直就在不公正待遇的泥潭中遨遊。他隻對人類的不能致良知而動心,但這又是他所不能操心的了。
1529年農曆十一月十一,王陽明被葬於浙江紹興蘭亭洪溪(浙江紹興市蘭亭鄉花街村)。
王陽明離開人間的整四十年後的1568年,明帝國第十二位皇帝朱載垕(hòu,明穆宗)追封王陽明為新建侯,諡文成。從伯到侯是個提升,但恐怕在天上的王陽明仍然不會動心。即使他是喜歡追逐名利的人,遲來的封賞也會讓人的興奮大打折扣。
尤為重要的是:一個此心光明的人最希望得到的獎勵就是良知給予的獎賞,其他,亦複何言!
王陽明的另一麵
僅從上麵的講述中,我們看到的王陽明是個“高大全”的聖人。然而常識告訴我們,這樣的人不可能在世上存在。每個人都有另一麵,或者說,是自私的一麵,縱然良知光明到極致的人也不例外。
與其說我們下麵將要論述的是王陽明的另一麵,不如說是考證和探討王陽明的另一麵。因為留存下來的關於王陽明的記錄,都以絕對正麵的文字出現。如果我們說王陽明在聲色貨利上也不過是個凡人,肯定會受到質疑。但這是事實,所以沒有留下王陽明在這方麵的資料,一個最大的可能是,撰寫王陽明生平事跡的人都是他的弟子,而且有一大批人專門做這樣的工作。他們不僅在記錄,還會把留存在世的關於王老師負麵的報道抹掉。可總有些蛛絲馬跡會留存下來,現在,就讓我們穿透迷霧來了解王陽明的另一麵。
我們先從王陽明的伯爵府邸開始。
1521年農曆十月,王陽明被新任皇帝朱厚熜封為新建伯。第二年初,王陽明按規定開始在浙江紹興興建“伯府第”。這個府邸一直建造了五年,直到1527年王陽明離開浙江去廣西時才正式完工。王陽明的“伯府第”超級氣派和豪華,早在明清時期,紹興和餘姚兩地的民間就流傳著這一個說法:呂府十三廳,不及伯府一個廳。
呂府是餘姚人呂本的府邸。呂本在朱厚熜執政的中後期靠嚴嵩崛起,進入內閣擔任大學士,同時又是吏部尚書。此人道德敗壞,喜好貪汙,擁有巨額財富。後來他回到餘姚興建府邸,府邸建成後,成了擁有占地四十八畝“呂府十三廳”的龐然大物,其宏偉豪華之程度,令人瞠目結舌。僅以它最小的廳為例,這個廳有九開間,我們今天如果有機會去餘姚呂府,就會發現它是工人文化活動中心。
如此宏大的府邸居然不抵王陽明府邸一個廳,我們完全可以想見王陽明府邸的豪奢程度。我們隻需要談到新建伯府邸的一個細節就能知道新建伯府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府裏有一座池叫“碧霞池”,這座池子長35米、寬25米,池上有橋,名為天泉橋,天泉證道(四句教)就是在這裏發生的。
一個不過是點綴的池塘就如此規模,其他的可想而知。
新建伯府出於朝廷的恩賜,所以土地由政府劃撥,無須本人出錢購買。其中主要建築的資金也由政府來出,但對規模建製是有規定的,擴建部分的資金自然是王陽明自己掏腰包。
那麼,王陽明的資金是怎麼來的呢?建築如此龐大的建築群所需要的資金可不是個小數目,那是說出來就能讓土豪都要目瞪口呆的巨額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