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米粑(1 / 1)

舊時臨近新年,峨眉家家戶戶準備的年貨當中,少不了香腸、臘肉和米粑。不僅自家製作,還相互贈送。

蒸,是米粑最常見的吃法。蒸熟後剝去粑葉,潔白瑩亮的米粑冒著熱氣,散發出陣陣甜香,或者還撒有少許點綴用的黑芝麻。內部疏鬆多孔又柔軟濕潤,零星鑲嵌著幾塊透明的肥肉。肥肉是徹底軟爛而又依靠米粑保持形狀,牙齒一碰就融化,甜而絲毫不覺油膩。

又或者,你也可以烤米粑。先剝掉粑葉,再把生的米粑放在烤架上小火慢烤。不時翻轉一下,就隻見白色凝凍狀的米粑逐漸泛起油光,邊緣變得透亮,表麵開始變黃。待整塊米粑變成金黃,表層略有韌性時,內部也就完全熟透了,和蒸米粑一樣鬆軟。烤的米粑散發了較多水分,吃起來更甜。

米粑還可以煎著吃。鍋裏薄薄抹一層油,小火將切成厚片的米粑煎至金黃即可。煎的米粑外皮酥脆,內部入口即化,咬一口,兩種口感相得益彰,與香甜的味道交織在一起。

還有在米粑中間夾芽菜肉臊的肉心米粑,甜鹹混合,卻不如無肉的好吃。

做米粑的粑葉是一種專門的特殊葉子,深綠色,柔韌,表麵有棱,像扇子的折痕一樣。而米粑的具體做法,我不得而知。可能是發酵的大米粉糊混合豬油和白糖吧,據說需要調得非常稀才好。

現在出名的是“丹棱凍粑”,用幹玉米殼包成,比米粑小一半,成品大體和米粑一樣,但口感較峨眉的米粑幹澀,也沒那麼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