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的殘骸,會為我方日後對外星入侵者的數據提供有力的分析!”
說到這裏,高亞樓止住他那向來驕傲到不可一世的笑聲,
深吸了一口氣,向對講機說道,“懸崖同誌....保重身體!”
隨即,便切斷了通訊信號。
(小道秘聞:關於反物質戰術武器!
引用地球物理武器——反物質武器
1986年首次發現反物質,由於極少量的物質同它的反物質相互作用,能夠釋放出極大的能量。
可用作熱核爆炸的扳機,或者激勵出極強的X射線或γ射線激光,反物質研究成為目前各國研究的重點。
反物質武器是目前核武器中最強、最重要的一種。美國費米國立加速器研究所,法國和瑞士合建的歐洲研究中心,
俄羅斯高能物理研究所都在做此研究。
中國的反物質研究所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由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反物質發現者趙中堯擔任技術顧問,
因此西方稱他為“中國反物質武器之父”。關於這方麵的公開資料幾近於無,其高度保密性正反映了其極端重要性,
隻能以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零碎進展作為這種武器進展的參考。
世界上的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
反物質武器屬於第四代核武器,使用後沒有放射性沾染等核汙染,可視作“常規武器”的核武器。
反物(antimatter)是由反粒子(antiparticle)構成的物質。
科學家已經證明,構成世界萬物的基本粒子都有一個反粒子——與自己“長得”一模一樣但“秉性”相反的“鏡像物”。
比如,電子帶負電、質子帶正電,而帶正電的電子和帶負電的質子就是反粒子,前者稱為反電子,後者稱為反質子。
像氫原子,就有由反質子和正電子組成的反粒子——反氫原子,而由反氫分子組成的反氫物質,就是氫物質的反物質。
反物質武器-啟發之源
三大“世紀之謎”觸發了美國“反物質武器之父肯尼斯·愛德華茲的研究激情。
愛德華茲說,三大“世紀之謎”中最著名的當數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6月30日淩晨,
俄羅斯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的森林裏,突然發生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爆炸。其威力相當於1000枚原子彈同時爆炸,
數百平方公裏內的城鎮與森林在爆炸中被毀滅。科學界迄今仍無法解釋這次爆炸的原因。
另一次“世紀之謎”發生在1979年9月22日。當天,美國衛星拍到了西非沿海發生的一次強烈“核爆炸”。
然而,當時隻有美、蘇、英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核武器,西非發生核爆炸的原因迄今不明。
第三次“世紀之謎”發生於1984年4月29日晚10點。當時,一架日本班機飛抵美國阿拉斯加上空,副機長突然發現,
飛機前方突然出現了一團巨大的“蘑菇雲”,急速向四周擴散……在這條航線上飛行的其他三架飛機的機長也同時看到了這一怪象。
然而,這四架飛機降落後,機上人員和飛機機體上並沒有發現任何放射性汙染的痕跡。
三大“世紀之謎”一直令科學界大惑不解,直到1986年科學界對反物質的研究有了突破性進展後,才有人提出:
上述三次大爆炸可能是反物質發揮左右的結果。
宇宙搜尋
宇宙有反物質存在嗎?從哲學角度來講,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
我國古代的太極圖似乎也暗示了它的存在,部分天文學家也認為有存在的可能,但現代天文學還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證據。
否定反物質的人很多,美國宇宙學家施拉姆(Schramm)說:“大多數理論家的直覺,不存在反物質。
這意味著如果你找到它,那是一個偉大的發現,證明這些理論家都是錯誤的。但是最大的可能是,這意味著你找不到它。”
目前,由丁肇中主持的這項研究已有16個國家的科學家參與其中,投入的資金更是高達1000多億美元。許多科學家表示:
隻要能發現宇宙反物質的存在,那麼這將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獎。
該探測器已於2005年發射升空並永久停留在太空,東南大學還將建立一個數據接收分析中心和培訓中心作為配套項目。
丁肇中認為,如果反物質確實存在,當正物質與反物質碰撞時可以產生巨大的能量。
他現在所主持的“尋找宇宙中的暗物質和反物質”的研究已進行多年,目前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
“但是,從這一領域發展的曆史來看,人們要有思想準備,也許我們會發現意想不到的東西,與原先想研究的東西毫無關係。”
丁肇中很慎重地表示。
小道秘聞,真假難辨,僅供娛樂,切勿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