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遷都秘聞(1 / 1)

其實不單單隻有吳家是衝著羅國神殿之中的玉龍才參加這次尋寶的,作為時家人的表哥也是如此,就連莫名其妙進入這群人之中的我都是因為玉龍的影響而加入尋寶隊伍的。所以說到時候若是真找到了玉龍,那麼這枚玉龍的歸屬問題就成了這一群人最為關注的了。此刻吳天問出這種問題,就是想讓羅正大當麵講清楚。

吳天問出了這兩個問題之後,所有人的眼光似乎都又回到了羅正大的身上,等著他做出回答。我的心中也是暗自期待,不知道這羅正大該如何答複吳天這麼犀利的問題。

羅正大看了看吳天,不動聲色,也不急著回答吳天的問題,而是繼續有條不紊地接著之前的話繼續講了起來:“這楚武王雖然得到了羅國寶藏的確切埋藏地點,可是卻未來得及進行仔細的探索和發掘,在羅滅國的同年,楚國的附屬國隨對楚國的態度冷漠不佳。楚武王很生氣,認為隨侯背叛自己。同年三月,楚武王親自率兵大舉攻打隨國,而於出征途中抱病身亡,他死前胸中還揣著這幅寶藏地圖,並將羅族王親嫡係告訴他的有關龍族寶藏的傳說,以及羅國寶藏之中埋藏著葬龍秘匙的消息以留在了遺詔之中。”

“武王死後文王繼位,我想有點曆史學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楚文王在繼位之後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遷都於鄢郢,也就是如今的宜城縣。你們想想,這楚文王到底為何要第一時間遷都啊?”說著羅正大扶了扶自己的眼鏡,掃視了一眼在座的幾人。

聽到此處我不由的心中一動,似乎明白了羅正大話中的深意。這個楚文王既然能夠繼承楚武王的位置,那想必定是知道關於羅國寶藏下落的。而他在繼位之後的第一時間不是繼承武王遺誌,積極發掘羅國寶藏,卻首先做出了遷都的決定,而且這次遷都的地址,竟然恰巧就是已經亡國的羅國故地--宜城,這其中肯定是有蹊蹺的。

我嚐試著將羅正大先前講述的所有事情串聯起來,仔細思考著,突然腦海之中就出現了一個我自以為極為絕妙的推測。我見在座的幾人除了學曆高且為人極為聰明的明眼鳳凰吳丹眼中跟我一樣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其他幾人似乎還沉浸在思考之中,於是大膽開口說道:“我想這楚文王遷都一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當年時局動蕩,群雄爭霸,楚雖強大,可是強中自有強中手,跟楚國不相上下的國家也是存在的,若是這些強國得知楚掌握了藏有大量奇珍異寶的羅國寶藏,定會舉兵來犯,甚至聯合起來攻打楚國,奪取羅王寶藏。可是這寶藏近在眼前,又不能撒手放棄,而且武王的遺願也是務必要完成的,楚文王定是用了遷都這一計策,將龐大的羅國寶藏收歸楚國所以。與其將大量的寶藏從地下挖掘出來再運送到楚國都城,途中曆經無數人的覬覦,不如直接將整個都城遷往那羅國寶藏之處,占盡地利之勢坐享整個寶藏。”

……………………

我一口氣講完了我的推斷,自己都覺得這個推斷真的似乎有些太匪夷所思。許多史料典籍之中記載的楚文王遷都的事情,竟然隱藏著如此之大的陰謀和騙局。這個楚文王更是比傳說之中更加頭腦過人,竟然能夠想出以遷都為幌子來暗中占有羅國寶藏的一個局,此人暗度陳倉的功夫可見一斑。而且遷都羅國故地,不但能夠讓楚國坐擁龐大的羅國寶藏,而且又讓整個楚國皇城扼守了軍事要地,這個局還是個一石二鳥的局中局。最為關鍵的是,最後楚文王竟然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完成這個騙局,將都城順利遷到目的地,所謂設局容易成局難啊,由此可見這個楚文王是多麼強大的人物。

羅正大聽完了我的推斷,似乎有些驚訝,望著我突然抬起雙手拍了兩下,笑著說道:“王家的小子不錯啊,你一個局外之人又不是專門搞曆史研究的,竟然能夠推斷出這些,真是天資聰穎啊!”

我忽然被羅正大這麼一誇獎,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頭尷尬地笑了兩聲,羅正大沒有在意我的表現,以及其他人露出的震驚之色,接著講道:“王家的小子推測的沒錯,這楚文王為完成武王遺願,並且用這筆巨大的寶藏來擴張壯大楚國,於是做出了動用全國之力遷都宜城的重大決定,並且最終將楚都皇城修建在了羅國的地下神殿之上!”

說著,羅正大走到一麵牆前的書櫃處,從一個極為隱秘的位置拿出一塊古樸的黑褐色獸皮一樣的東西,他將這張東西展開,疊放在了地圖之上,指了指說道:“沒錯,這就是當年從楚武王墓穴之中發掘出來的,由羅王嫡係所繪製的羅國寶藏埋藏地點的地圖。根據這幅地圖與現在的地圖對比,我們得知,這座羅國神殿,正在楚皇城遺跡的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