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那個房間中的巨大框架和碎玻璃,顯然是一個魚缸一樣的東西,那些類似百合花的詭異生物,肯定就是在那裏頭培育出來的。可是這個要塞被廢棄了這麼多年,魚缸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破裂,而且水循環係統的水管也裸露了出來,不斷往外流著水,魚缸裏頭的那些培育出來的變種生物就得意逃了出來,並且適應了這裏相對潮濕的環境,成功的生存了下來。而這地底潮濕的房間和走廊,則在此期間行程了一套自己所獨有的小的生態體係以及食物鏈。
我想先前我們所碰到的那種“苔蘚”應該就屬於食物鏈的最底層,而那些類似百合花的詭異生物則處於相對較高端的位置。所以說這也給我們帶來了另一個麻煩--我們不知道這個小小的生態圈之中,還有沒有處於食物鏈更高位置的生物存在,所以說當然是越快離開這裏越好。
我們一路跟著吳教授,最終來到了一個升降裝置旁,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升降裝置有軌道連接著上一層的。這個升降裝置與我們現在使用的電梯功能相似,隻是外形要簡陋很多,看上去就像一個用鐵網圍成的籠子。不過在當時的我們看來,那還是一種極為先進的設備,至少我還沒見過。顯然吳教授知道這東西該如何操作,不過她似乎不確定這東西還管不管用,抹了抹上頭的灰塵,率先走了上去。
此刻也容不得我們多想了,隻能在心底祈禱這玩意兒還能夠使用。我們幾個男人對視了一眼,跟著吳教授上了這鐵籠子一般的升降機。這種升降機與現在的電梯區別在於沒有樓層按鈕的選擇,隻有一個類似閘刀的東西作為開關控製上和下,每到一層要塞它都會停下,當然若是升降機停在了另一層,你也可以通過每層設置的按鈕讓它下來。
吳教授觀察了一下周圍,將籠子的門關好,合上了開關,這升降機先是哐啷一聲往下沉了幾分。我被這一下嚇得不輕,感覺扶著鐵籠站好。不過這升降機的突然下沉,也證明了我們所在的並不是最底層的要塞,在我們的腳下,顯然還有另一層。
其他幾人跟我一樣,都被這忽然的下沉嚇了一跳,可是好在隻是沉了一下,升降機就正常運轉了起來,開始晃晃悠悠地往上一層爬升。我望著那緩緩離我們越來越遠的地麵,瞬間心中鬆了一口氣。我們在這裏逛了一圈,可謂是九死一生。我抬手望了望自己的表,發現距離我們進入要塞時,已經過去十二個小時了。我們原本是六個人下來,可是在這短短的十二小時之中,我們就經曆了那麼多詭異的事物,而且還有一名隊員如今生死未卜不知下落,也不知道我們將要到達的另外一層要塞,還有什麼東西在等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