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之前,師父將自己親手打造的一把足有拜金重的大刀送給了王五爺,至此,這把刀便時刻伴隨著五爺,陪著他一起鑄就了一段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
有句俗話說的好,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這王五爺雖然一身武藝,渾身是膽。可是在京城裏吃住都要掏錢,很快王五爺出門時候帶的盤纏就不夠用了。於是王五爺就想著,得去找個活兒來維持生計。此時他正巧路過菜市口的刑台,見好多人在圍觀,他本以為又有哪個倒黴催的要掉腦袋了。可是眼睛一掃,卻沒見刑台上的囚犯,和那行刑的劊子手。隻見台上立著一根木樁子,上麵掛著快大布,布匹之上用鮮紅的朱砂墨寫著一行行的大字。
看到此處,王五爺也來了興趣,心想這菜市口不是用來斬殺犯人的嗎,如今怎麼改成發布告的地方了?帶著好奇心,王五爺背著大刀走進了人群之中去看那布告。可是他從小習武,並未受過文化教育,大字不認識幾個。隻好轉頭問一遍一個長衫打扮的書生,上頭到底寫的什麼東西。
書生告訴他這是刑部在招攬行刑的劊子手呢!接著書生看見王五爺虎背熊腰的,還背著把大刀,又補充道:“兄台你倒是可以去一試,聽說劊子手每月俸銀也不少,行刑的時候還有賞錢拿呢!”
王五爺很是奇怪,因為這劊子手這個行當,一般都是師傅帶徒弟帶出來的,哪裏有公開招攬這麼一說?於是又轉頭問了書生。書生也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看了看王五爺說道:“您是外地來的吧?還不知道吧這京城裏的劊子手,老的少的,前些天夜裏,不知為何,全都暴斃家中,京城裏都傳開啦,說是他們殺人無數,這是冤死鬼回來索命了。”
王五爺聽完冷哼一聲,竟然走上了刑台,一把揭下了那布告。他雖然是個粗人,可是定然不相信什麼冤魂索命的鬼話,肯定是有哪個被看了腦袋的賊人同夥回來尋仇幹的。一來王五爺需要一個差事來養活自己;二來王五爺天生是天不怕地不怕,他倒是真想會會這個專殺劊子手的冤鬼,於是這才揭下了布告,攬下了劊子手的活兒。
在一旁看守的小卒見有人揭了布告,立即上前,帶著王五爺到了刑部。刑部管事兒的人見王五爺膀大腰圓,又背著把大刀,看來是使慣了刀的人,正適合做劊子手。於是點點頭,問道:“你知道做劊子手的規矩嗎?”
王五爺冷哼一聲道:“規矩倒是聽人講過不少,這您大可放心。”
您不要以為砍個腦袋,手起刀落,就完事兒了。其實這裏麵的講究可多了去了。王五爺先前認識一位老劊子手,所以聽他講起過其中的事情,這才對裏麵的規矩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