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電池消失(3 / 3)

王金鏡卻好象怕了這東西,說:哎呀,我們都把它弄到這裏了,還不能得手,如果它再回到寧新,我們還有機會下手嗎?

汪伯昭一聽愣了:是啊,我們都把古電池弄得離寧新四五百裏了,如果再讓它回到寧新,還能得手嗎? 不過,汪伯昭畢竟胸有城府,馬上勸慰王金鏡說:不要著急啊,住些日子我們還回寧新去,我們一定會從那裏弄到寶貝,發筆財到大城市享福的。

王金鏡現在失去了一切,獨自行動又撈不到好處,隻好當汪伯昭的槍了,就說:我聽汪縣長的,我聽汪縣長的。

盛雨晴與陳玉貞一夥人等到第二天下午,陳青陽果然帶著四輛汽車和幾個隨從來了,這其中當然就有了賀蘭萍與林幽蘭。他們來到了出事的地點,剛要往前走,盛雨晴與陳玉貞就把他們攔下了,說:前麵的電網,危險。

陳青陽不知道他們在這裏方設了什麼機關,隻好站下來。陳玉貞就對盛雨晴說:孔夫子,縣長大人來救援了,你該去掉電線了。

盛雨晴從接上電線起就在考慮如何去掉電線。他早就準備了一個長長的杆子,在上麵綁了一塊絕緣雨布,然後把杆子伸向了汽車上的古電池,迅速地把夾在電源上的兩個夾子去掉,這樣電源就獨自存在,與外麵的線路也沒有牽連了。盛雨晴怕出意外,拿了絕緣手鉗子走上汽車,對古電池仔細地檢查,看真的沒有電線與古電池相連才下來,說:好了。

於是,陳玉貞就招呼陳青陽的司機把車倒過來,與栽到溝裏的汽車尾對著尾,然後在兩車間裝上木頭,把古電池慢慢地移到了陳青陽帶來的汽車上。

陳青陽讓大家把馬匹裝上兩輛車,其它人有的坐卡車,有的坐汽車,就走向了歸途。雖然道路還比較泥濘,但比昨天下雨時好多了,大家就慢慢地往寧新走去。而剛走了三十多裏,龐軍長就帶著幾輛汽車來接應了,一看陳青陽與陳玉貞一夥帶了古電池安全回來,就讓兩輛車在前麵開道,兩輛車在後麵護衛,隻到把古電池又安全送進了文物專署的大院,看著大家把它移進倉庫。

盛雨晴與陳玉貞以說不盡的客套話感謝縣長,感謝四十軍軍長,感謝警察局,然後又讓團員們分班站崗看護古電池。為了怕別人再從下麵打洞,陳玉貞竟然讓人把下麵用混凝土硬化,還在混凝土中放了足夠的鋼筋。這時,陳玉貞走到了盛雨晴的辦公室,見申小文與盛雨晴坐一起談話,就坐下來,問:孔夫子,是不是又在考慮給古電池找個歸宿哪。

盛雨晴說:是啊,從昨天的這一實戰來看,古電池中的電流是強大的,在地下經過一千多年的侵蝕,發出的電量還能把三四十人一起電倒,說明它威力無比。如果科學家知道了它的原理也製造出這樣的電池,而且用在千家萬戶,這對人類是多大的貢獻哪。農家戶戶一千年都不用掏電費了,又會活得多幸福呀。

申小文說:不過陳團長,這一次我們一定要有耐心的。不能聽到上頭來封電報就要送出去。如果有異心的人再把它搶去,將給我們的民族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呀。

陳玉貞說:申參謀長說得是呀,吃一塹長一智嘛,現在我就要看好了古電池,讓中央的人來買。當然,給的錢少了,我還不幹呢。

申小文說:要真的是國家的人買,肯定給的錢不會多的,可是文物販子來買嘛,幾百萬上千萬的出錢他也幹的。因為製造一種電池能在千年後還使用,將是一種新的能源開發呀,誰能複製它,將有豐厚的利潤進家呀。

陳玉貞說:從我們阻擋敵人的情況來看,這古電池是有著巨大的威力的。我們已經知道它的價值了。可是,北伐仍在進行,北洋軍閥們會不會倒台也說不定的。我們該不該把這古電池給北伐軍政府啊?

盛雨晴說:先放著,看一看形勢在說。

申小文說:可我們地處中原哪,雖然說縣城周圍有幾座山,但那是擋了不軍隊的腳步的。

陳玉貞說:我就怕一支軍隊來了,聽說我們手中有值錢的東西就要來搶,我們就這三四十個人,能擋了強盜嗎?

大家聽了都愣了。

盛雨晴說:我倒想,咱們該把它藏一個秘密的地方了,除了咱們幾個別人都不知道。這樣,古電池的安全就有保障了。

申小文與陳玉貞幾乎同進地說:對,藏起來。

盛雨晴說幹就幹,他讓陳玉貞叫來了蘭若蘭心與三姑娘,夜間偷偷地在牆上挖洞,又到牆外麵挖了坑,然後用撬杠把古電池送到坑中埋下。然後偽裝好現場。當次日文物保安團與文物專署的人又來上班,看到的卻是被挖開的牆,還有古電池被拖出去的印痕。而在文物專署後牆外,又有明顯的車軲轆印。大家不由得說:古電池回來了,怎麼又丟了呢。

案件報到陳青陽處,陳青陽又責成賀蘭貝與賀蘭萍一夥人破案了,可問遍寧新城內的人,卻沒有一個人看到又有什麼大棺材出城。古電池的失蹤成了個謎。

而文物專署與文物保安團的那些人呢,都好象因為古電池而都失掉了麵子,走路辦事頭都低著,好像辦錯事的孩子。不過,盛雨晴與陳玉貞、申小文他們卻為自己保護一件國寶而心安理得,又湊一起研究下麵的文物保護工作了。

本篇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