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秘三探(2 / 3)

唐副官用手電四下照著,看了許久說:哎,這河岸邊不是有參差不齊的石頭嗎,我們抓著這裏就可以上溯了。走,抓著石頭走,不行就遊泳,一定走上去。

於是大家就下入河中,雙手交替著抓著石頭慢慢前行。好在暗河岸邊的水畢竟沒有中間的深,在這裏試探著前進不時就能踢到河底的石頭,還能不時地歇歇腳,大家就在其中試試探探地前行。

唐副官一夥經過天坑,經過白龍潭,終於摸到了安大王墓穴附近,這時就見一個獨木舟從上遊漂了下來。他們剛想探個究竟,獨木舟就消失在七拐八折的暗河中了。

大家又要前行,唐副官一下子把他們攔下了,說:不能走了,前麵有舟船下來,就說明有人在那裏,我們先在這裏躲一躲。

於是大家就在暗河邊上找石頭蹲下來,熄滅手電,暗暗地觀察周圍的動靜。

他們在暗河中行走有近一天,對黑暗中的東西也漸漸地適應了。這時,他們看到在接近安大王墓的地方有一個靠近洞頂的平台,這可能是很早以前河水切割地麵的一個印記。而在這個不算大也不算平的台階上,還直直地伏著兩個人,幾乎是一動也不動地觀察著周圍。

這兩個人是賀蘭萍與林幽蘭,她們乘獨木舟早一步來到這裏了,就伏在這兒聽安大王墓那邊的動靜。可是,那邊卻靜悄悄的。她們知道那裏有陳玉貞的人,又不敢過去,就在這兒觀望。可沒有想到,唐副官帶的人也來了,就在斜對麵伏著。

雙方都相互看到了,可誰不也不願意驚動誰,他們怕陳玉貞的人聽到,從而帶來麻煩,隻好伏在那裏等待時機。

這時,在安大王墓玩偶墓室內,陳玉貞與部下正舉著火把四處打探著。

盛雨晴與申小文從後麵走來了,站在了陳玉貞的身邊,問:有什麼發現嗎?

陳玉貞頭也沒轉,仍然用手電照著地宮的石壁看,看過說:莫非這裏也有被塗抹過的石門嗎?

申小文說:不該吧。前麵我們遇到的玩偶墓室的石門,那是唐朝時代的人抹上去的,幾百年過去已經沒有了人為塗抹的痕跡了。可這裏我們前些日子才見到那個穿著象大王的木偶,怎麼就沒有了呢?它是決更不會鑽進石門內再把石門塗抹一番的吧。

陳玉貞對申小文有著本能的反感,對她的意見當然更是聽不進去的。於是就走到了盛雨晴的身邊,問:我說孔夫子呀,你畢竟在北京上過學的,是比我們多些知識的,你說,這究竟是為什麼呀?

盛雨晴打著手電燈在玩偶墓室內照來照去,最後將燈光停在兩根廊柱上,交替著照著看。

申小文順著他打的燈光看去,突然說:這裏原來沒有這兩根廊柱啊。

大家一聽申小文這樣說,都過來了。

就在安大王與鼓號手個當初站的一側,卻有了兩根廊柱。而這兩根廊柱間的距離,與其它廊柱間的距離是不同的,隻不過不仔細瞅看不出來罷了。

於是大家湧過去,站在廊柱旁看著。而團員中那些笨拙的人就根本看不出所以然來,隻好把目光指向盛雨晴,看他如何解釋了。

盛雨晴走過去,再走回來,然後又走到旁邊的廊柱間用腳步丈量著他們之間的距離,最後又停在大家的麵前。說:這裏原本沒有這兩根柱子,現在有了,而且離牆的距離與別的也不一樣,可以說,這兩根柱子是在爆炸後移過來的。

這一說更讓大家一頭霧水了。大春就問:啊,我們走了這裏就沒有活人了,誰會移這石柱過來呀?

大家都看盛雨晴。

盛雨晴又把這廊柱打量了一番說:這兩根柱子,與下麵的地板,與後麵的牆是一個整體的。可能是在我們扔手榴彈的時間發生了震動,於是這廊柱、地板連同那個牆壁就滑過來了。

陳玉貞聽了說:啊,孔夫子,照你這麼說來,這堵牆後就應該是另一墓室了。

盛雨晴肯定地說:是的,我認定它後麵就是另一個墓室。而那個大王就是在爆炸的聲浪中滑向了那個暗室,暗室中的機關就把這兩個廊柱連同地板和牆壁送過來了。於是,安大王墓的身影不見了,隻留下裏的玩偶。

申小文說:這又何嚐不是留給大家一個謎呀。

陳玉貞:我們的孔夫子既然這麼說,我們就打開這個牆壁看看吧。

盛雨晴一笑:如果真象我推論的,那這塊地板是整塊石頭,而兩個廊柱就是嵌在地板穴上的。在它們的下麵,一定還有滑輪似的石球支撐著。

陳玉貞說:那我們就把它推回去?

盛雨晴搖搖頭說:可能它們也象我們進來的石門一樣,下麵有凹槽,現在石球可能已經卡到石槽中了,難以說能推動了。最快捷的辦法,就是打開前麵那堵牆。

陳玉貞又喊:大春,用炸藥。

大春聽了,立刻帶了爆破組又上來了,陳玉貞就指揮他們炸石牆了。

於是,大家又退出去了,退到第二的空墓室中間,大春與爆破組安放好炸藥,點了導火索後退去,不一會兒這邊就有了響聲。聲音雖然不大,但引起的震動足以讓人們發聵。爆炸過後震動聲又起,大家又感到了不適,許多人就又順著繩梯爬了上去,順著墓道往外跑。但這一次震動沒有那麼大,他們隻走了半截震動聲就停了下來,於是大家站在原地,看頭頭們怎麼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