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寧新中這個地方,有著最少八百年的曆史,從商朝滅亡到公元前257年,它一直叫這個名字,自從戰國時期的秦將王齕攻下這片土地,名字才改作他稱。這裏曾是七朝古都,人傑地靈,有著許多動人的故事,為方便講述本故事,我們暫且把這座城市叫作寧新。
寧新這個地方曾埋葬有許多帝王將相,自然也埋藏著眾多寶藏,這裏出土的文物許多都在國寶行列,而有些古董在世界史上更是大書特書,比如有一件虎卣,外形是一隻虎形的青銅壺,虎懷中抱著一個鬼頭準備吃掉,有人稱它虎吃鬼卣,或虎食人卣,出土後被人倒賣給小日本的古董商,馬上得到一萬光洋,自從八國聯軍進中國後,這裏出土的古董件件都成了寶貝,幾個青銅罐子,幾片刻字的骨頭都能價值萬金,今天你是窮光蛋,隻要下地或下河揀到一件古董,馬上搖身一變成為富翁,蓋起九門相照、青磚瓦石的整套宅院來,於是寧新地盤上一時間挖寶成風,田地間、宅院中、屋子內到處挖得一個個土坑,人人都想弄到件改變自己命運的古董來。
這些古董的流失讓一部分人發了橫財,卻也讓學者們心頭痛得在流血,因此那些金石學者奔走呼號,上書請願,於是國家成立文物總局,地方出古董的主要縣市派下文物專員,組成一個個文物保全所或者文物專署。寧新這方寶地曆來是府城所在地,政府在此成立寧新文物專署,派來個叫盛雨晴的專員,身邊有位助理申小文,他們到寧新後在縣府邊的街上租了間房子,掛起牌子,算是有了個辦公的地方,隨後又招來位事務長朱吉雲,還特聘請兩個文物顧問申攬月和朱紀年。
寧新這片土地隨著越來越多的古董麵世,盜賊也在急劇增多,盛雨晴他們費盡千辛萬苦收集來一批文物,不是被搶就是被盜,前一段時間,他們剛征集到一件玉鼎,放到辦公室桌上才研究一個下午,晚上便被盜了,第三天天津的古董市場上立刻出現這件玉鼎的一隻腿兒,隨後泰晤士報登出消息稱玉鼎在倫敦被拍賣。
為更好的保護寧新文物,盛雨晴準備聘請一些人員來文物專署做保衛工作,沒想到盛雨晴的中學同學陳玉貞找上門來。
這陳玉貞人長得十分漂亮,確實有閉花羞月、沉魚落雁之貌,許多人都傾慕她,可陳玉貞心中卻隻有這個一心隻攻學問、不問世間事物的盛雨晴,而盛雨晴心中喜歡的人卻是助理申小文,陳玉貞依仗警察局長的叔叔強行提親,盛雨晴的父親是寧新錢莊的老板,為找個靠山便答應下來,盛雨晴卻死都不答應,竟然賭氣前往距城五裏外的高井台寺院當了和尚,父親天天找人勸說,逼得急了,盛雨晴竟然從家裏偷來錢跟申小文上北平求學,盛雨晴畢業後國家正組建文物專署,國家文物總局的董教授看重這考古係畢業的高才生,任命他為文物專員回到寧新,經他的推薦,在保定陸軍學院畢業的申小文成為他的助理。
當初,陳玉貞看盛雨晴失蹤後,心灰意懶、厭煩世事,獨自到海嶺山寺旁的田家村尼姑庵削發為尼,寧新縣縣長的公子汪誌新卻傾慕陳玉貞的容貌多少年一直追求她,可陳玉貞偏偏看不上這紈絝子弟,時時躲避著他,後來汪誌新看陳玉貞出家當尼姑前來向她求婚,陳玉貞當時處在生活的最低穀,想開始新的生活,於是跟他走在一起,不曾想汪誌新把陳玉貞騙到手中後又甩掉她,另去追求新歡。
陳玉貞離開汪誌新家去了到響堂寺當尼姑,在這裏她組織一班尼姑,天天習武,把尼姑們練得個個會飛簷走壁、武打格鬥,還會開槍投彈,甩飛鏢撒袖箭。這時,她獲悉盛雨晴回寧新當文物專員,想重續前緣,領著幾名隊員自薦要當文物專署的保安,盛雨晴想拒陳玉貞於門外,以文物專署沒有雇傭保安的經費為由推托,陳玉貞見到盛雨晴一屁股坐下來不走了,不計報酬,甘心當不拿工資的保安,文物專署就這樣有了六七名保安,陳玉貞雖大膽潑拉,幹起事倒也挺認真,凡是當“鉗工(小偷)”的、挖窟窿跳牆的、鼓搗古董的,隻要被她瞄見便給抓走,寧新做古董生意的人被鬧得都快要絕跡了,沒幾天,陳玉貞抓住個文物販子罰了大筆款子,收繳出一批文物,盛雨晴見陳玉貞精心保護文物挺高興,擺下一桌慶功宴,誰知陳玉貞卻是海量,把這些文物專署的一幹人等灌得酩酊大醉,隨後借著酒氣與盛雨晴同居一室,把生米煮成了熟飯,盛雨晴悔得腸子都青了,再無法趕走陳玉貞,陳玉貞從此以專員夫人的身份自居,帶著一幫子人在寧新招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