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公司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商業帝國,這個帝國擁有最好的盈利能力和創新能力。然而這個帝國最初是從非常不起眼的聊天軟件QQ開始的,這也許正印證了那句古話“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一、QQ,改變中國
在過去十多年的時間裏,如果說有什麼東西在改變世界,那一定是互聯網。
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克林頓政府提出建設“信息高速公路”,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真正的互聯網開始興起。互聯網一直是過去一二十年中,科技改變世界的主要力量。
有人認為,互聯網的興起是一場新的科技革命的開始,正是互聯網使得信息時代成為可能。幸運的是,過去一二十年正是中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經濟飛速發展,社會安定和諧的一二十年,因此中國正好趕上了這一次互聯網革命,甚至在這次革命中走在了前頭。
從1998年開始,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就進入了活躍期。今天在中國引領潮流的互聯網公司,如搜狐、新浪、網易、百度、阿裏巴巴等大多都是在這一時期成立的。從1998年開始,中國人對互聯網的體驗越來越深刻,互聯網逐漸走入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本書的主角馬化騰在1998年成立了騰訊公司。他於1999年2月,仿照以色列人的ICQ開發出了一款適合中國人使用的即時聊天工具OICQ(即我們大家知道的QQ)。隨後QQ的注冊用戶人數迅速增長,到2000年5月份,QQ同時在線用戶數達到了10萬,2001年QQ同時在線用戶成功突破100萬大關,到2002年QQ注冊用戶數突破1億大關。用馬化騰的話來說,“到了2000年的時候,隨便走進一個網吧,聊天工具QQ跳動的企鵝已經成了流行。”
與馬化騰在同一時期開發的即時通訊(IM,InstantMessage)聊天工具很多,如最早的Picq、Cicq、OMMO等,但是它們都是曇花一現。沒有像騰訊QQ那樣,注重用戶體驗,注重滿足用戶的需求,所以在隨後的2000年、2001年的互聯網寒冬中,它們都銷聲匿跡了。隻有騰訊QQ,通過加入中國移動的“移動夢網”,開發出一款“移動QQ”服務,即用手機上QQ,結果讓騰訊在互聯網寒冬中挖到了中國互聯網的第一桶金。到2001年7月,騰訊公司就實現了正現金流,到2001年底,騰訊公司實現了1022萬元人民幣的純利潤。
騰訊QQ即時通聊天工具,從最初的聊天娛樂功能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必備的通訊工具,使用範圍甚至跟手機一樣廣泛。到今天,騰訊QQ的注冊用戶數量已經接近十億,同時在線人數接近6000萬。這組數據是非常驚人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現在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裏,幾乎人人都有一個QQ號碼。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早期的騰訊QQ往往給人以小孩子玩具的印象,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這些使用QQ的小孩子步入成年之後,騰訊QQ一改兒童玩具的舊印象,脫胎換骨迅速轉型為商務辦公軟件。根據iResearch艾瑞所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08年9月,騰訊QQ在辦公室用戶中的占有率高達75.1%,在辦公場所使用騰訊QQ的同時在線用戶高達1200萬。
可以說,經過十多年的開拓,騰訊QQ已經在中國形成了一種QQ文化。騰訊QQ正在深刻改變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與交友習慣。可以說,正是由於騰訊QQ的存在,才使得互聯網在中國迅速推廣開來。因為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初期,似乎人們上網的主要目的就是去聊QQ,騰訊QQ由此刺激了國人對網絡的需求。與此同時,也正是騰訊QQ的娛樂性使得連七八歲的小朋友,也非常願意接觸網絡,願意在網上與好友聊天。這在無形之中,讓互聯網在中國的小朋友中紮下了根。
在國外,互聯網是作為信息交換的工具被推廣,而在中國,互聯網主要是作為娛樂工具被推廣。因此在過去十多年中,中國推廣互聯網的力度異常大。在今天的中國,你即使在一些窮鄉僻壤也可以看到網吧,可以上網,可以聊QQ,可以玩網絡遊戲——這一點是很讓外國人驚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