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生死迷局(上)(2 / 2)

方文山是個嘴快的,還未進屋之前,就將監牢一行竹筒倒豆子般的跟程瑤迦分說了個清楚,像是將他自己的故事似的。所以程瑤迦也尋思過那三句童謠,隻覺得沒頭沒尾的,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思路。尹誌平卻搖了搖頭,不以為然的說:“文字遊戲而已。你們現在也在學文識字了,等你們開始學習各種古文,就會發現這種字謎其實很小兒科的。”說著說著,尹誌平就開始為兩人一一解說起來:“三句話,四十二個字,除開重複的,重點的詞彙無非‘劍’、‘墳頭’、‘詩非詩’、‘童子’、‘胡子’、‘眉毛’、‘前三’、‘老相識’、‘杏子林’、‘一顆棗’、‘落地開花’、‘可養老’。在這些詞彙中確首先要確定兩個人名出來,因為人名最好確定。慕容複是江湖人物,打交道的自然也是江湖人物,而要我們猜那就更是有點名氣的江湖人物了。通過對這些詞彙的組合,我基本上確定了這兩個人的名字,一位應當是‘劍髯’汪劍通,是將‘劍’與‘胡子’組合在一起。另外一位應當是‘無名氏’趙錢孫,是將‘詩非詩’、‘童子’與‘前三’組合在一起——”

“童子也知道的‘詩非詩’,不就是百家姓麼?百家姓前三個還真就是趙錢孫。大師兄的悟性果然天下無人能及。”尹誌平分析出來,方文山就忍不住打斷著擊節讚歎起來。其實光是從慕容複的這三句詩聯想到汪劍通還好說,畢竟馬大元剛剛被殺,丐幫的前任幫主“劍髥”汪劍通也聯係得上。但這‘無名氏’趙錢孫,在方文山看來就不能隻憑聯想了,而完全靠的是大師兄的智慧。其實不然。因為小說存在的關係,葉晨曦對於馬大元被殺的相關人物中遠不止丐幫的前幫主汪劍通,更多的還是會想到貫穿了《天龍八部》大半部分劇情的“雁門關之戰”與“帶頭大哥”。裏麵牽扯出來的人物自然是極多,但能和這三句童謠相配的也唯有汪劍通與趙錢孫兩人。而且這兩人都是雁門關之戰的直接參與者。

沒有理會方文山,尹誌平接著說:“拋開兩個人名的相關詞彙,剩下的應當就是地名了,目前像是地名的就隻有‘墳頭’、‘杏子林’,其中‘可養老’可以理解為家或者類似家一樣的地方。這樣和其他的詞彙進行組合,就能得到準確的出事地點。”說到這裏,尹誌平開是分配起各人的任務來,“大頭,你去汪劍通和趙錢孫的家裏看看,注意周圍有無墳頭、杏子林、棗樹、梅花之類的東西。‘大名府’給的資料上這兩人老家均不在洛陽,看來你這次得出趟遠門了。一個人在外麵辦事,諸事小心!”囑咐完了方文山,尹誌平又扭頭衝著程瑤迦招了招手,示意程瑤迦過來。待程瑤迦走近後,將手中的一遝資料交給了她說,“這裏麵有我搜羅的一些資料,裏麵有馬大元、汪劍通、趙錢孫、慕容博以及慕容複的生平事跡以及個人資料。雖然不可能做到巨細無遺,但盡量找出可以彼此之間可以切入的聯係點。若是有其中兩人或者三人共同參與過的事情一定要把它篩選出來,再拿去比對不在場之人與這事是否也有不為人知的瓜葛。這件事相當繁瑣,需要極大的耐心,就交給你了。資料不足的部分,你再去催‘大名府’,讓他們去查,查到了快點送過來。哦,還有有點,那就是慕容複近一年的經曆,在哪裏出現過,做過什麼,一定要去了解清楚。如果真是他殺了人,通過他去了哪些地方,可以將搜索的範圍進一步縮小。”程瑤迦點了點頭,從尹誌平手中接過了資料。

“那大師兄,你打算幹嘛?”方文山好奇的問。

尹誌平起身,邊往外走邊說:“我要去和死人們打打交道。”

方文山最是忍不住好奇心,聽尹誌平這樣說更是一把拉住尹誌平的手說:“大師兄,您就別打啞謎了。你打算和那些個死人打交道啊?”

“馬大元、慕容博。”尹誌平輕輕一掙,就從方文山手裏掙脫出來,人已走出了屋子,聲音倒是留了下來,“馬大元的死就是一把鑰匙,我先要確認這把鑰匙到底打開的是哪道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