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樣的形勢,地方並非毫不知情,但似乎依然阻止不了申報的熱情。“這一輪開放的‘班車’,無論如何不能再落下。”一位西部地區地方官員的表白,既顯示出各地方申報自貿區的急切,也透露出本輪自貿區熱背後的緣由——除了高調宣布追求改革的姿態,更多則是“排隊占位”的攀比心理。“
“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起碼在新一輪的開放平台上不能落後於別的地方,這是現在不少地方的真實心態。”
”以前探索改革開放設立特區、開發區,建試點的經驗表明,試點的地區往往發展快,而且不光當地受益,地方官員提拔也快,“因此,在此次自貿區申報熱潮中,依然充斥著唯恐落於人後、將來在政策上吃虧的思維。”
“不可“穿新鞋走老路”。為了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各地可謂下足了功夫。一方麵,頻頻到北京“跑部”,“拜訪溝通”,以求得各部委表態和答複;另一方麵,在各個場合強調自身的“特色”和“優勢”。”
“例如,作為毗鄰日韓的地區,青島強調的是中日韓合作;而漁業資源豐富的浙江舟山則強調海洋經濟;與台灣一水之隔的廈門主打的是“對台自由貿易園區”;靠近東盟的廣西試圖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連接中亞的新疆則正在討論設立“中國-中亞自貿區”;重慶則希望自己成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高地,因此申請成為“內陸自貿區”……”
“結合本地優勢和特色謀劃自貿區發展思路無可厚非,但從一些地方提交的申請報告來看,基本上還是過去多年模式的重複,仍舊停留在開發區、產業園區建設的層麵上,沒有多少新意。”
”針對前一階段的自貿區申報熱,專家學者們的最大指摘,便是一些地方仍在“穿新鞋走老路”。“至今還沒有搞清楚自貿區究竟是什麼。”當前一些地區的思路很“幼稚”,就是“先拿到審批方案,再搞到一大片地,接下來大興土木、招商引資,弄出一個新區來”。“
在很大程度上,這或許是習慣使然。長期以來,許多地方一直十分迷戀所謂的“特區經濟”,習慣於以優惠政策、特殊待遇為導向進行園區建設,偏好於依靠搶投資、拉項目、圈資源來推動經濟增長。在自貿區正式登台之後,又有不少人將之當成了新的“開發區”。以為有了它,就可以獲得國家優惠政策,投資自然源源湧入,地方經濟就會迅速騰飛。
”特別是麵對當前經濟調整大背景下的現實壓力,給了地方更多“要政策、搶優惠”的“動力”。麵臨壓力,如果能憑借自貿區的“東風”,拉動經濟增長,對許多地方而言,無疑是一個充滿誘惑的選擇。“
“因此,一些省區市負責人甚至直言不諱把申報自貿區當成新一輪“政策窪地”和招商引資的“利器”。“這明顯與中央的初衷相背離。”
“拚政績、要政策”的老想法,顯然與中央設立自貿區意在破舊立新的戰略意圖背道而馳。”
“改革未必一定要掛牌子”。盡管被暫停,但自貿區申報的大門並未徹底關閉。“
”當然,禁令解除之前,地方政府依然可以大有作為。改革未必一定要掛牌子。地方若要追求改革與發展,未必非要設立自貿區,“地方的熱情可以理解,但與其把寶都押在自貿區試驗上,還不如因地製宜地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方案。隻要突破了束縛,解決了發展活力問題,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
項莊這個階段是跑上跑下,心急如焚。他一想到省zhang這麼信任自己把申建粵港澳自貿區這麼大的事情交給自己牽頭來做,自是感到身上擔子很重,壓力很大。但就在自己卯足了勁兒想好好表現一下的時候,卻突然傳來國家最高決策層決定暫時停止自貿區申辦工作的消息。為了打探這個消息的虛實,以及國家做出這個決策的前因後果,這個階段項莊在北京走訪、拜見了不下五十位專家學者和有關部委的領導。他最後把自己這些天所得到的消息,連夜彙總歸納整理成個彙報材料給省zhang發了個明傳電報。然後,就和申建小組的同事們一道留守北京,靜候省裏對他們下一步工作的具體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