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大孰小,市領導還是拎得清的。無奈之下,隻得鳴金收兵,轉而上堤壩抗洪搶險去了。
難道這一次又是老天爺幫忙保佑?
其實不然。原來寨中有子弟在北京部委做事,得知這個情況後,專門向中央領導呈上了一份《關於保護古村落的建議》。
雖經層層批轉,但最後還是把姬家寨這個古村落給保護下來了。
但姬家寨的寨民們並不認同是中央的一紙批文保下了寨子,他們寧可相信這一次還是天意讓姬家寨幸免於難!
項莊就是那個在外麵做事拿到中央批文的姬家寨子弟。
與傳說版本不同的地方是,項莊並沒有在北京國家部委做事。
其實當年的真實情況是這樣的,當年那位帶頭大哥就是項莊的表哥。在官民對峙最緊張的關頭,表哥姬誌鵬並沒有完全失去理智。他一看事情要鬧大了,就趕緊給在政府做事的表弟打電話,討教應急招數。
項莊哪有什麼現成的招數?思前想後,考慮了好久,這才想起侯紅衛侯司長這個人可能會幫上這個忙。
侯宏偉前幾年從國土資源部政策法規副司長的位置上,來廣東掛職鍛煉一年,掛職辦公廳副秘書長正好分管秘書二處。
由於是北京來的下掛幹部,工作之餘,單身一人的侯宏偉,在廣州有大把的時間需要消磨。
於是,項莊就帶他走了廣州及其周邊的不少地方,吃了不少風味小吃,當然也喝了不少珠江純生。
一年過後,侯宏偉順理成章的提任了部辦公廳主任。
項莊奔著病急亂投醫的想法,給侯宏偉打了個電話,說明了情況。
哪想到侯宏偉那邊,正好在起草一個國家保護古村落的實施辦法。聽了項莊情況說明後,電話裏就告訴他一句話,他會派人去了解實際情況的。
然後,然後就有了前文所述的結果。
項莊這次本來不打算回姬家寨的。因為去年七月份才和老婆一起探親回來過,再加上這個階段發生了這麼多事,特別是剛到雜誌社上任,單位一大攤子事兒都等著他去處理呢。
但表哥姬誌鵬火急火燎地打電話給他,說是今年夏季老家雨水特別多。一連下了十幾天,項莊家老宅本來就年久失修,讓雨水長時間一侵泡,兩間西偏房泡塌了一間半。
項莊在電話裏告訴表哥,他馬上寄錢過去,由表哥全權代理找人翻修一下不就得了嗎?
但表哥最後撂下一句:“你又不是不知道寨子裏的規矩。”然後,就把電話掛了。
說來話長,項莊知道姬家寨確有一條規矩,凡是寨子裏的居民,隻要是上梁動土,就必須經得姬姓族長的同意。而且還要本家兒親自簽字畫押,還規定凡動土後地下挖掘中發現的東西,均歸全寨族人所有。
項莊記得上次翻修堂屋時,也都簽過這麼一份契約。那份契約規定的十分詳細,比如要打個壓水井啊,蓋房子啊什麼的,都要主人親自簽字畫押。好像連最多隻能挖多深,都有規定。
上世紀九十年代,項莊趕上單位房改房的末班車,按規定要交五萬多房錢。
那時侯項莊才剛上班不久,工資收入低,他和他老婆東湊西湊硬是還差六千多拿不出。
無奈之下,他就打起了老家那棟老宅的主意。當時項莊家的那個院子空了很久。就是這樣,項莊的姑奶就是姬春的奶奶,說什麼都不同意買老宅的房子。
她老人家說是姬家寨有古訓家規,這根兒是無論如何得留下。
老宅沒買成,姑奶讓他的孫子姬誌鵬千裏迢迢南下廣州,捎來了她老人家的當年的陪嫁—一隻翠玉手鐲。
表哥跟項莊說“這是你曾祖父當年給他老閨女,也就是後來的我奶奶唯一值錢的陪嫁。奶奶說讓你變賣了買房子。”
項莊跪在地上接過了那個方帕子包了幾層的鐲子,紅著眼,什麼話也說不出。
後來還是老婆餘雨甘從她娘家借到那筆房款。
項莊哪舍得變賣姑奶的陪嫁!
就在項莊為回不回老家翻修房子著急上火之時,雜誌社接到一個去山東濟南開全國政報工作會議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