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雜誌社主編(一)(2 / 2)

用不了多久,你就會積累足夠多的人脈。

不過在項莊看來駐京辦主任的職位,可能比雜誌社更適合劉斌。

交接的時候,劉斌嬉皮笑臉地對項莊說:“不好意思啊,項主任,賬上的錢我已經用完了,以後就看你的了!”

實話實說,雖然劉斌對辦刊方針啊,刊物所載內容什麼的是一竅不通,但這並不說明劉斌就辦不好這份雜誌。

相反,劉斌實際上比他的前任辦得還要好得多。

劉斌之前,《南方》雜誌社所有經費就靠那點兒財政撥款,死氣沉沉,倒死不活的。

財務上挖東牆補西牆,十幾號人在那裏苟延殘喘。

劉斌腦子活泛,再加上後麵有高人指點。

接手雜誌社後,這家夥到處拉廣告不說,還今天與這家企業協作辦刊,明天與那家公司共同出專欄。

有廳裏這張虎皮,企業也樂意出錢幫襯,社裏日子就越過越紅火。

賺的錢呢?劉斌也大方。

凡是刊載在《南方》雜誌的文章,都有高額稿費拿。

有些領導的重要講話稿,劉斌有膽把稿費定到千字千元以上。

在劉斌當社長的這幾年裏,《南方》雜誌社不僅擺脫了是廳裏的包袱的老大難局麵,而且廳領導一些不好走的費用,還時常拿到他這兒報銷。

就連幾個秘書處有什麼官方聚會什麼的,劉斌都會大包大攬,全部搞定。

如此這般,自然是上上下下皆大歡喜。

既然方方麵麵都滿意,那劉斌的升遷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這些情況項莊之前不是十分清楚,也大概了解個七七八八。

和劉斌交接完以後,說實話,項莊心裏還是有不小的壓力。

項莊自己也清楚,他接手雜誌社後,在刊物內涵的提升和質量的提高等方麵,自己多少還是有點把握的。

項莊現在比較擔心的是外聯這一塊。

他自己清楚地知道那是他的短板,在這方麵他和劉斌更是沒法比。

想到這兒,項莊突然想起一個人來。

姬春!何不請他來幫幫自己呢?

姬春是項莊的表侄兒,土生土長的河南開封郊區姬家寨人。

聽表哥姬誌鵬講,他這個兒子從小就不怎麼喜歡讀書,打小兒感興趣是舞槍弄棒。

自打上了小學以後,隔三差五就有告狀的找上門來。不是把張家三兒的腿打折了,就是把李家四兒的胳臂給扭斷了。

但有一點,他爹說這小屁孩特機靈,就是屬於蔫兒壞的那種。每一次姬春犯了事兒,他爹還沒咋地,他就會馬上萬分誠懇地賠禮道歉,並賭咒發誓以後再也不犯。

可每次這般一番後,找上門兒來告狀的人隻多不少。

無奈之下,姬誌鵬隻好把這個調皮蛋鬼送到少林寺武校,讓棍棒師傅去調教。

還是老話說得好啊,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自打送姬春到少林武校讀書後,不僅再也沒有人上門告狀了,而且姬春每個學期放假回家,都會給他爹媽奶奶帶回來幾張獎狀或榮譽證書什麼的。

初中、高中的六年武校生涯,姬春不僅練就了一身少林真功夫,而且畢業時還被推薦到省武警指揮學院讀了四年大學。

“男變性,勝孔聖。”在武警指揮學院讀書期間,姬春像是變了個人兒似地,不光更加刻苦練功,而且也開始惡補文化課方麵的缺陷。

在術科方麵,每個學期,姬春都一如既往地可以輕鬆拿到全級前三名。

但在指揮管理、戰術謀略等方麵,姬春讀得可是很吃力了。

因為在進大學前,他欠的文化知識帳實在是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