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收與放(3)(2 / 2)

本田公司的總部位於日本東京,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廠家,其汽車的產量與規模也居世界前列。自1948年以來,本田公司一直以“夢想”為原動力,崇尚員工“個性”而聞名於世。因此,很多日本的大學畢業生都渴望來本田公司上班。

在本田公司,管理上最大的特點就是授權。當時的第二任社長河島打算進駐美國辦廠,他在公司裏聚集了來自人事、生產、資本三個專門委員會中最有才幹的人,成立了一個籌備委員會。河島隻負責決策,不參加製定具體方案,他相信員工們製定出的具體方案比他的好。當時,公司在美國俄亥俄州建的廠房基地,河島一次也沒有去看過。

本田公司的第三位社長久米也是一個懂得對下屬授權的人。公司在開發“城市係列”的汽車時,小組的研發人員大多是20多歲的年輕人。一些高管對久米說:“把事情交給這幫年輕人,不會出什麼問題吧?”久米聽了根本不予理會。

久米充分相信並授權這些年輕的技術人員進行研發工作。就這樣,他們研發出了新車“城市”,這款車車型高挑,打破了汽車必須呈流線型的“常規”設計。但事實表明,“城市”車一上市,很快在年輕人中風靡一時。

可以說,合理授權,是本田公司發展的根本保證。但是,很多時候授權麵臨著一個巨大的風險,那就是管理者將權力授出以後,很容易導致管理者對下屬失去約束力和控製權,造成下屬不把領導放在眼裏,甚至不服從管理。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管理者在授權之後,應該對下屬進行一定的控製,懂得適時收回權力。

那麼,管理者如何做才能保證可以隨時收回權力呢?

(1)授權後掌握有度

管理者在給下屬授權時,需要先選準下屬,隻有找到了合適的人選,才能將自己的權力委托給他。在對下屬進行授權之後,一旦發現下屬的表現與自己的預期不符,比如說下屬缺乏領導能力、經常越權行事等,管理者要立即做出表態,即使不立即免除下屬的職務,也要及時指出他的不足,對其進行嚴肅批評,並適當消弱他的權力,或者對所授的權力進行調整。這樣一來,管理者才能對授權做到收放自如。除此之外,管理者還要嚴格控製下屬的權力範圍,除了特殊的情急情況外,不能允許下屬做出“稱斬後奏”的事情。

(2)適當把握監督環節

管理者將權力授給下屬後,自己的具體事務相應就減少了。這個時候,管理者要密切關注下屬的工作進展。雖然說做為管理者應該信任下屬,但這個信任不能是無原則的,更不能撒手不管。在一些關鍵問題或重要節點上,管理者一定要對下屬給予監督和指點。這樣做既能避免下屬走彎路,也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團隊的整體效率。當管理者發現下屬工作出現問題時,應該及時解決問題,糾正下屬管理上的不足。但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者幫下屬解決完問題後要立即放手,不能對下屬的工作一直指手畫腳。

(3)授權不能失衡

管理者在對下屬授權時,要注意權力不能失衡。所謂權力失衡,指的是要麼對下屬授的權力很大,但他承擔的責任很小;要麼對下屬授的權力很小,但他需要承擔的責任很大。不管出現哪種情況,都是管理者的失策。要知道,在管理中,有多大權力,就要承擔多大責任。管理者要注意權力和責任的平衡。另外,管理者對某個下屬授權較多時,要考慮到這個下屬的工作能力,在公司中的威望等,一定要綜合起來判斷。如果管理者沒有根據,以個人感情判斷授權對象,就很容易招致其他下屬的不滿。

對於企業的管理者來說,授權是一門技術,運用得當,公司發展得會更加穩定;運用不合理,則可能會拖垮公司。隻有懂得適當放權,並能隨時收回權力的管理者,才能在企業中遊刃有餘,領導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