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階段進入大眾教育階段,高等教育的目標、內容、方式、手段及其麵臨的形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大學精神元素和高等教育狀態表征的學風,已成為高等學校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前教育部部長周濟2009年3月在“加強高等學校學風建設”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高校要站在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深刻領會加強學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提高認識,強化責任。要始終把學風建設作為事關維護學校聲譽,確保高等教育健康發展全局的大事,列入議事日程,放在重要位置,切實抓緊抓實。2010年教育部“科研誠信與學風建設”座談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強調,“必須把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作為一件大事擺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堅持教育引導、製度規範、監督約束、懲防結合、標本兼治”。學風是一個學校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也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研究生教育作為高層次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來源,肩負著提升質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曆史使命。在研究生教育規模不斷擴大,人才培養質量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研究生的學風建設也逐漸成為影響高校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因素。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研究生學風建設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著社會環境的影響和生源質量的差異化,研究生學風建設工作也麵臨著嚴峻的挑戰,出現了一些問題。研究生中學術浮躁、學術功利及學術不端現象時有發生。部分研究生追求個人實際利益,缺乏遠大理想,學習動力不足,在學術科研的態度上缺乏進取精神;個別教師也存在教書育人意識薄弱、缺乏嚴謹治學態度和科學執教精神的現象。這些問題的滋長,侵蝕著科學與學術的肌體,影響了良好學風的形成,對學校研究生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學風是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紀律和學術行為的綜合反映。學風問題直接影響教育質量。從高校來講,學風問題影響其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從學生來講,學風問題影響其自身的學習乃至今後的成長與進步。研究生階段是一個人智力發展的高峰期,也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到成熟的關鍵時期,是全麵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黃金時期。學生如果沒有崇高的學習目的,以及在這種目的推動下產生的學習主動性、求知欲和刻苦學習的意誌,即學習的良好風格,不僅難以成為優秀的人才,而且連順利完成學業都會困難。學風建設既是學校育才的需要,也是學生成才的需要。所以,本書選擇研究生學風現狀作為研究重點,其目的在於厘清學校研究生學風現狀,從更加關注“人”的視角探討學風建設,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對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高校的學風狀況,如何正確選擇學風建設的思路和實踐路徑作了研究和討論。

1.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在“十一五”收關期間,很多高校都在深化教育改革,製定“十二五”發展戰略,根據自身條件向新的目標邁進。在這個進程中,研究生學風建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大意義。

1.加強研究生學風建設是培養新時期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客觀要求

優良的學風可以調動研究生學習、科研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使外部驅動力轉化為研究生自身創新的能量,有利於高校培養出更多既掌握現代科學技術、又具有較高文化素質、適應社會需要的高層次人才。高校在培養創新人才的過程中,其教育模式、方法和內容都應進行科學化的設計,注重切實加強研究生的學風建設。

2.加強研究生學風建設是實現研究型大學戰略目標的重要保證

優良學風是重要的無形資產,是推動高校研究生教育發展、保證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條件。加強研究生學風建設,形成濃鬱的學術氛圍,是促進研究生自主創新意識形成的需要,是學校學術文化底蘊的外在表現形式,是高校在處於校際競爭中有利地位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