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點前校長潘莫曾指出:“最聰明的人設計出來的最偉大的計劃,執行的時候還是必須從小處著手,整個計劃的成敗就取決於這些細節。”它精辟的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細節決定成敗”,在任何時候都是不變的真理。
1.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要想做大事,首先要能夠處理小事才行,而且全力以赴。
——1909年西點軍校畢業生巴頓將軍
老子早就說過:“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在西點軍校,細節的重要在西點人的頭腦裏簡直就是關鍵因素,可謂“成也細節,敗也細節”。
很多時候,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個毫不起眼的變化,卻能改變一場戰爭的勝負。天下大事必做於細,西點軍校要求每一位軍官和學員始終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責任心,始終具有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判斷力,能夠對戰場上出現的每一個變化、每一件小事迅速作出準確的反應和決斷。而“天下大事必做於細”也同樣適用於企業,適用於企業的每一位員工,因為,企業的興衰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員工是否把事做細了。
在日常工作中,那些看似繁瑣,不足掛齒的事情比比皆是,如果你對工作中的這些小事輕視怠慢,敷衍了事,到最後就會因“一著不慎”而導致“全盤皆輸”。所以,每個員工在處理小事時,當引起重視。
天下大事必做於細,要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到無懈可擊,就必須從小事做起,付出你的熱情和努力。士兵每天做的工作就是隊列訓練、戰術操練、巡邏排查、擦拭槍械等小事;飯店的服務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對顧客微笑、回答顧客的提問、整理清掃房間、細心服務等小事;公司中你每天所做的事可能就是接聽電話、整理文件、繪製圖表之類的小事。但是,我們如果能很好地完成這些小事,沒準兒將來你就可能是軍隊中的將領、飯店的總經理、公司的老總,反之你如果對此感到乏味、厭倦不已,始終提不起精神,或者因此敷衍應付差事,勉強應對工作,將一切都推到“做大事不拘小節”的借口上,那麼你現在的位置也會岌岌可危,在小事上都不能勝任,何談在大事上“大顯身手”呢。沒有做好“小事”的態度和能力,做好“大事”隻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根本成不了氣候。可以這樣說,平時的每一件“小事”其實就是一個房子的地基,如果沒有這些材料,想象中美麗的房子,隻會是“空中樓閣”,根本無法變為“實物”。在職場中每一件小事的積累,就是今後事業穩速上升的基礎。
許多人都因為事小而不屑去做,對待事情常常不以為然,抱有嚴重的輕視態度。
有一個關於古希臘著名先哲蘇格拉底和其名徒柏拉圖的故事,說明了做與不做之間的巨大差別,也使善於做“小事”可以成就“大事”這個觀點更具說服力。
蘇格拉底在一次課堂,對他的學生們說:“今天大家隻要做一件事就行,你們每個人盡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後再往後甩”。說著,他先給大家作了一次示範。接著他又說道:“從今天開始算起,大家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自得地笑了,心想:這麼簡單的事,誰會做不到?可是一年過去了,等到蘇格拉底再次走上講台,詢問大家的完成情況時,全班大多數人都放棄了,而隻有一個學生一直堅持著做了下來。這個人就是後來與其師齊名的古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
這也正說明了柏拉圖認真做“小事”的態度,為他今後聞名世界,在哲學領域有所建樹奠定了最起碼的“精神基礎”,雖沒有直接聯係,但可以說,二者之間也不無關係吧!“這麼簡單的事,誰會做不到?”這正是許多人的共同心態。但是,世界上所有人與事,最怕“認真”二字。所有學有所長的成功者,雖然一開始,他們與我們都做著同樣簡單的微不足道的瑣事,但是結果卻大相徑庭。細細分析,唯一的區別是:能成功者,他們從不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是簡單的小事,他們始終認為,現在所做的“小事”是為今後的“大事”做準備,他們目光所及之處,是十分遼闊的沃野,是浩瀚無邊的大海,而常人眼中,現在所從事的工作,隻是毫無生機的蓑草和茫茫無目標的沙漠。
“天下大事,必做於細”,關鍵在於“做”字,沒有實際行動,再宏大的目標也隻能是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