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的時空 未知的星球(1 / 1)

機艙的門終於打開了,這時我已經穿上了可以適應各種環境的宇宙服。因為時空機對時間和空間的定位並不是十分精確,誤差導致時空機可能抵達任何的位置,海中,空中,甚至外太空或地底,離‘相對時空位置’的距離也不定,所以每台單人時空機器都配有這樣的宇宙服。

上一宇宙之初,單一的存在著的大量氫和少量氦元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引力的增強,暗能量(斥力)的減弱,氫元素組成的物質的原子核慢慢聚合在一起,如同核聚變一般形成了有新的原子核的原子,新的元素就誕生了。經過了數億年才形成了上一宇宙豐富的元素種類。

而在我眼前這個隻誕生了一萬年的,如同嬰兒般的宇宙,竟然漂浮著鐵。不錯,就是鐵,時空機所停靠的是一個鐵質的巨型碎石。時空機上的重力檢測裝置顯示這塊巨石的重力竟然有1.2g。就這麼一塊一立方千米石頭竟然有和地球相當的重力。那麼就足以說明,這塊巨石的密度極大。但經過勘測,這塊巨石的密度並不大和上一宇宙的隕石的平均密度差不多。究竟是為什麼,真是令人費解,我暫時也得不出答案。

通過計算,這塊巨石應該是圍繞著一顆恒星運轉。我抬頭望去,這是一顆像太陽一般明亮的恒星。這顆恒星所發的光的強度雖猶如太陽,但散發的熱量卻微乎其微。就像冷光燈一樣。恒星的體積是地球的十倍。這巨石離這恒星的表麵僅有42.4萬千米,比上一宇宙,地球離月球的距離稍遠了一點而已。

因時空機的特殊需要,所有時空機本身就是一個簡易的飛行器,雖然簡易得不能作長途飛行,但是飛到那顆恒星上還是十分簡單的。想來遠古人類想要登上月球,卻是是分困難的,盡管這樣他們卻如同開玩笑般的稱月球是他們的後花園。

坐上時空機,把登陸地點設定在恒星上的一塊平原上。將時空機上自帶的人工智能ai打開,飛行需要的一切設置ai都替我完成了。然後我就向著那顆恒星緩緩飛去。

在這個宇宙中我是寂寞的,沒有什麼人能和我交流。雖然人工智能具有高度的人性化,但還是缺少了人的真實感。我對'不是人的東西'沒有交流的欲望,而且我也不至於對著'不是人的東西'宣泄我的悲傷的情感,畢竟我是地球上眾多‘反人工智能主義者’之一,想起那個已經被摧毀的地球上,許多人與人工智能結為性伴侶,我就感到惡心。雖然人工智能都是由‘初始程序’經過不斷地‘任意性知識吸取’最終形成‘人格’,不得不說,人工智能和人的思想差不多,人工智能相當於遠古文明中所描述的‘靈魂’。但是一想到‘初始程序’是被人編輯,其中的‘原始代碼’是有對人工智能發展有著定向性的作用,我就感到不爽。也就是說一些人工智能誕生下來就是專門成為伴侶的。這種‘偽人格’令我無比的惱怒,這些都是虛偽的。像被欺騙了感情一般。

20微單後,終於抵達了目的地。這個星球的光非常明亮,將宇宙服的‘墨鏡’模塊開到最強才勉強能看清地麵。在這顆星球上行走是十分乏力的,即使將宇宙服的反引力裝置開到最強,也有3g,難以想象不開啟裝置的那20000g是什麼感覺。將宇宙服上對人體施以強化的‘外置骨架’打開,才能忍著身體的不適較輕鬆的行走,這個星球不能久待。

難以理解的是,這個星球的密度卻和地球的密度一般無二。重力為何如此強,令我費解。似乎在這個宇宙,對上一宇宙的所有理解都不適用。這種未知竟一時令我感到無比的恐懼。

不久,我緩過了氣,將恐懼拋於腦後。解決當前的疑問,是我現在主要的任務。將星球上的‘泥土’握在手中,進行檢測,這是一種矽鐵化合物,其中還含有一種未知元素。這種‘泥土’可以將熱能和化學能轉化為光能。我所做的檢測卻不能將這種物質的分子結構分析出來,我隱約感覺這種未知的元素是其發揮作用主要因素之一。

這不禁令我興奮了起來。在上一宇宙,不知道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沒發現過新元素了,我對此產生了巨大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