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十年磨一劍,剩者方為王

幾年前,我和搭檔剛加入了尚德,在開始規劃自己南征北戰的宏偉藍圖時,我還不過是一個剛畢業的毛頭小夥子,除了激情,就隻有羞澀的錢包了。

現在有學員見到我總是驚訝地說:宋總,原來您是這樣的年輕啊,我要是能做到像您這樣就太棒了!羨慕之情,溢於言表。回顧職業曆程,我發現自己既沒有特別的天賦,也沒有顯赫的家境,更沒有什麼貴人的提攜,有什麼可羨慕呀!

幸運的是,我一開始就找準了方向,並且從未偏離過這個方向。要知道,與我同一年齡段的人,有的忙於在象牙塔裏混文憑,到畢業的時候,想破腦袋也不知道該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或是在頻繁的跳槽中尋找自我,結果卻把自我給迷失了。沒工作的人在焦慮地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卻在焦慮地找一份更好的工作。結果,都焦慮了,群體性的焦慮症就這樣爆發了。異常的忙,卻是異常的迷茫。隨著就業形勢愈發嚴峻,這種群體性焦慮也就愈發的嚴重了。

凡是稱得上職場中的“過來人”,包括我,看到這些焦慮的年輕人,都會勸他們:“隻要努力,一切都會有的,現在才剛開始,千萬不要把薪水看得太重。”結果總是招來一群白眼:“你簡直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看重薪水,那我這麼多年在學業上的投資怎樣才能收回?以後要買房買車怎麼辦?”

看了這本書,我才明白,用陳秋老師的方式,也許年輕人更願意接受:高薪是我可以得到的,而且是需要去爭取的。高薪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用恰當的方法去接近它。

而不是像無頭蒼蠅一樣圍著它亂撞一通,結果才發現高薪盤子裏的佳肴,被玻璃蓋給蓋起來了。

陳秋老師是一位資深的人力資源顧問,也是我們尚德機構的副總裁。他發現,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不了解,正是我們很多人難以有效規劃自己職業生涯的主要原因。如果說員工個人是人力資源的供方,企業是需方,我們連需方要什麼樣的人才都不知道,又談何讓自己滿足企業的需求呢?因為就像本書中所說的,我們也許不是學人力資源專業的,以後也不一定會從事這個行業,但是一定要了解它,否則你就不知道怎樣最大限度地利用外界資源,開發自身的資源。

因此,通過這本書,我們不僅能看到很多HR(HumanResource的縮寫,指人力資源)的“爆料”,更能清楚地了解企業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才。如果人才的能力符合企業的需求,那順利地得到晉升和加薪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我們把這些信息整合起來,就會發現,高薪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這是可以規劃的,是可以一步步靠近的,成功的關鍵在於你準備好了沒有!

我想,去除了盲目和焦慮,堅持就會變得輕鬆。“十年磨一劍”,就未必一定要做成一件艱苦而無趣的差事,而是應該快樂地成長,自然並且快樂地獲取與我們成功相對應的高薪。因為過程快樂了,堅持也更加容易。持之以恒地專注於一項事業,又哪有不成功的道理呢?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