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科學怎樣解讀人生(2)(1 / 3)

也許會經過多少億年,也許會有多少萬代生了又死;但是無情地會逐漸到來這樣的時期,那時日益衰竭的太陽熱將不再能融解從兩極逼近的冰,那時人們越來越多地聚集在赤道周圍,但是最後就是在那裏也不能再找到維持生存的熱,那時有機生命的最近痕跡也將逐漸消失;而地球,一個像月球一樣死寂的凍結了的球體,將在深深的黑暗裏沿著越來越狹小的軌道圍實在同樣死寂的太陽旋轉,最後就落到它上麵。其他的行星也將遭到同樣的命運,有的比地球早些,有的比地球遲些;代替安排得和諧的、光明的、溫暖的太陽係的,隻是一個冷的、死了的球體在宇宙間裏循著自己的孤寂的道路行走著。我們的太陽係所遭受的命運,我們的宇宙島的其他一切星係或早或遲地都要遭遇到,其他一切無數的宇宙島的星係都要遭遇到;還有這樣的星係,它們發出來的光,即使地球上還有眼睛去接受它,也永遠達不到地球,連這樣的星係也都要遭遇到這種命運。

恩格斯這裏運用“一切產生出來的東西,都一定要滅亡”的辯證觀點,對地球的最終命運作了判斷,同時預言太陽係和整個宇宙都會遇到末日。就事物運動的一般規律而言,恩格斯的論述是科學的、正確的,就當時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的成就來說,恩格斯的論證也是有道理的。然而,恩格斯沒有看到相對論天體物理學和量子理論的產生,更沒有看到大爆炸宇宙學的產生,因而他對地球最終滅亡的形式和過程,難以進行更為嚴密而詳實的分析。也理應是後人的任務。

近些年科學家對地球的最終結局有過多方麵的研究,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描述。2003年12月6日英國《新科學》周刊上發表了一篇《地球災難》的文章,轉述了美國科學家傑弗裏·克格爾的觀點。文章對地球未來的命運作了如下的描述:

傑弗裏·克格爾住在另一顆行星上就好了。對他來說,地球不是飄著白雲的藍色家園,而是一顆閃耀著憤怒的紅光、毫無生氣、地獄般的行星。在克格爾的大部分世界裏,太陽從不落下,大地被烘烤到2000攝氏度以上,汽化的岩石蒸氣升入灼熱的天空。在永遠是黑夜的地球陰影裏,一個覆蓋著氮霜的巨大冰帽逐漸形成。而在這些永遠是白晝和永遠是黑夜的區域之間存在一個奇特的微明區,那裏下著鈉雪和鉀雪。

克格爾所描述的不是幾光年以外的某個奇異行星。這是75億年以後的地球。到那時,太陽已經膨脹成一顆活躍的紅巨星。通過假設未來地球氣候和地質模型,克格爾希望讓科學家感到震驚,從而思考地球將如何滅亡這一幾乎還沒有人費心考慮的問題。

克格爾是設在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的美國地質勘探局的行星科學家。他說:“科學家把今後100年研究透了。這可以理解,因為那段時間與我們關係非常大。但是他們忽視了遙遠的未來。”

眼下,我們可能擔心人為的全球變暖,但是從長遠來看,太陽將取代我們,成為全球變暖的原因,那將是驚人的時刻。在稍稍超過十億年後,太陽將日益快速地加熱地球大氣,把海水蒸發到太空。最後,掛在天空中的太陽將有目前的250倍大,把地球烤得麵目全非。克格爾說:“有一件事情是清楚的,即地球將成為一個非常陌生的地方。”

科學家對地球未來命運的關注,是在追求有關地球演變的真理。他們的預言都是一家之言,人類就這個問題還沒有進行過精確的研究和描述。因為地球最終命運同宇宙的命運相關,人們難以孤立地判斷地球這顆有生命棲息的行星在哪日滅亡。科學家提出地球消亡或末日都是幾十億年百億年以後的事,這同邪教宣揚的“地球大爆炸”,世界末日即將來臨完全不能同日而語。人們應當關注的是人類隻有一個地球,地球正在遭受人類的空前浩劫。地球的能源和資源被過度消耗;溫室效應加劇,南極上空臭氧層遭到破壞,空洞擴大;一些地方水資源枯竭;土地沙漠化,鹽堿化擴展,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城市的廢水、廢氣、廢渣充塞,汙染空前加劇。這一切是現實威脅,是人們必須關注的。要在全球居民中都樹立“關愛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地球”的觀點。

3.生命從哪裏來?

如果承認宇宙是神造的,就等於也同樣承認生命包括高級生命體——人的生命也是神造的。除了一些宗教認為生命是神造的外,還有一些科學家也陷入了生命神秘主義的誤區,不得不把生命的起源歸於神。例如美國的一位叫布蘭迪諾的科學家出了一本《關於生命本性各種理論》的書中,一方麵承認生命體的結構和生命過程由物質所決定,另一方麵又認為生命的產生和發展服從於一個預定的創造計劃,而這個預定的創造計劃是上帝放到物質中去的。還有一種機械論者認為自然界的一切現象都是機械的原因造成的,生命體與非生命體沒有本質的區別,動物也是一架機械。各種生命現象可以用力學原理來加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