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繼承大統(3 / 3)

這一切是有用的,至少能讓文武百官看到一個有精氣的王者,增加他們對於未來的信心,而來,也是讓那些有可能想伺機謀反作亂的人看到一個有擔當的王者,讓他們趁早死了那條作亂的心。

在宣讀完先王的遺詔之後,再由侍者宣讀由太傅代寫的即位口詔。巡戰是很有學識的人,他的國文也學得並不差,按道理,能夠自己寫下即位口詔的。

但考慮到自己隻怕因為年紀小而導致口吻幼稚的問題,以及因為自己經驗不豐富,而導致見地不完善等,所以,即位口詔,便由太傅老師代寫了,這是非常平常的事兒,而且口詔漫長,巡戰已即將即位為王,如果讓他親手去寫,也未免太花費時間。

而且現在的巡戰已經即將是部落的王,是統領,哪裏能花這麼多時間去擬寫一個口詔呢,這樣小事情自然應當由大臣去辦,當然,這樣的口詔有大臣寫成之後,還有數位大臣的審核,這些大臣來與於部,以及太傅府。最後,口詔還要交與巡戰本人過目。巡戰看罷,便覺的還不錯,至少已經十分滿意,上麵的文字描述,都是他的老師,師長之類級別的人寫的,自然是難以挑剔,隻要沒有違例,也沒有什麼違反自己的本意,就能給與通過。

侍者用嘹亮有力的聲音將即位詔宣讀完畢,群臣行跪拜禮。還別說這侍者的聲音的確有氣勢,換了巡戰自己來隻怕無法用這麼有氣勢的聲音,宣讀完這個即位詔,當然,巡戰畢竟又不是侍者,侍者也不是巡戰,治理國家部落,靠的不僅僅是聲氣,這一點,巡戰心裏十分明白。

巡戰懷著無比激動而又略微有些緊張的心情,坐上了站在大殿高台上的王椅子。

眾位文武大臣再次行跪拜禮,並齊聲道:“先覺王萬歲!”

先覺王?巡戰咋一聽,這不是之前父親的名號嗎,就在昨天之前,提起先覺王,每個人,包括巡戰自己,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父親。

因而,當聽到先覺王這個名號的時候,巡戰心裏不免一驚,這一驚,也同時牽動著文武大臣,以及周圍侍婢的心,大臣們無人敢抬頭,侍婢們都是低著頭,一動不敢動,即便巡戰再不嫻熟,再緊張,他們也不敢發出半點嬉笑或者驚訝。

這也是巡戰所希望看到的,他才十六歲,而且才剛剛即位,自然有所不熟悉,如果有人敢在如此嚴肅而重要的大典上嬉笑,豈不是要抓出來“教訓”一番才行?

“眾愛卿平身!”按照之前訓練的內容,以及巡戰本身的經驗,文武大臣下跪之後,自然應該說平身之類的話,不過,雖然在登基大典之前,巡戰就經曆過不少的訓練,但是,還是顯得非常的不嫻熟,巡戰說平身的聲音有些怪異,不似正常的說話聲音,更沒有一個王者應有的氣質,這不免有些讓人大跌眼鏡。

群臣聽了巡戰的話,連忙道:“謝陛下!”聲音整齊而富有節奏感,這一些,讓巡戰感到些許緊張的同時,卻也是心曠神怡,巡戰眼下不過十六歲,又是最小的兒子,在宮中也無任何職業,對於他目前的年紀,是無需上早朝的,所以,之前的日子,巡戰都是在學府,或者在自己的住所裏。

至於上朝時候的境況,巡戰隻是小的時候偶爾有機會旁聽過幾次,因而,雖然巡戰作為王子,實際上很少了解文武百官上朝的情況,這次初初站在高台王椅子上,見文武百官下跪行李,然後在自己囧啊平身之後,眾位文武百官又才謝禮平身,這樣的情況,對於巡戰而言,別提有多麼的激動,總之心情暢快無比。

但是巡戰又不能把這激動表現的太過明顯,這裏畢竟是在上朝,而且,是他第一次上朝,是在即位大典的時候,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吧局麵穩住,留給文武大臣一個好印象,增加他們的信心,以及,不能留下把柄,讓居心叵測的人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