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繼承大統(1 / 3)

辛維大陸。

辛維曆1100年,南部冬雲帝國,帝國由二十個部落共同組成。

而在帝國的最南部,有一個部落,名字叫明晚部落,當前,明晚部落正與西邊的荊河部落發生戰爭,雙方使用火炮,戰車,火箭甚至法術相互攻擊,而戰爭的起因,其實非常簡單,不過是因為一場小小的商人糾紛,然而無論如何戰爭已經打起來了,猶如火藥桶爆炸,引起連環反應,戰爭很快進入熱火朝天的境地。

當然明晚部落的實力並不弱,與荊河部落的實力正好相當,雙方的戰事,可謂難解難分。明晚部落的首領先覺氏,人稱先覺王,或者覺王,率軍親征與荊河部落相戰,然而不幸的是,先覺氏一場大戰中被敵軍的毒箭射中,最後不幸中毒生亡!

好在,在這次戰役中明晚部落的將領帶領兵士們將荊河部落的士兵擊退,荊河部落的將領雖然見擊殺了先覺王,但明晚部落的士兵布陣依然井然有序,覺得繼續戰下去,反敗為勝的機會也不大,便決定退守了。

明晚部落的將領見荊河部落退兵,而自己方的大王已然身中劇毒,便不願意在戰下去,也決定退兵固守城池。就在退兵的三日後,先覺王便事於城池之上病死了。

但部落不可一日無主,部落的大臣們便立即開始商議立新王的事,而先覺王在臨終前,早有遺言,王位將由他數個兒子中,年紀最小的小兒子繼承。

沒錯,此人正是巡戰,因先覺氏為巡姓,先覺王姓巡,他的兒子們也姓巡,而這個最小的兒子,也就是巡戰,今年年紀十六,當初生下他的時候,因為父母親見他額頭有“衝揚”氣質,便給他取名巡戰。

可是巡戰才十六歲呀,所有人都很懷疑,也很驚異,包括周圍的大臣,以及妃子,哪怕奴婢以及下人,都不可避免的露出有些驚異的顏色。

畢竟,巡燁(前先覺王的姓名)有七個兒子,七個兒子每個都很優秀,而且,他們的年紀都比巡戰大,大兒子巡天已經三十歲,按道理,巡天的閱曆,經驗,都比巡戰豐富,加上很多部落都有嫡長子繼承的習慣,因而在多數人的眼裏,王位應由巡天繼承才對,這幾乎是每一個人的共識。

而眼前的結果,是讓巡戰繼承王位,十六歲的巡戰,這個最小的兒子,每個人都顯得有些好奇,為什麼會選擇他繼承王位呢?

但王命是無法違抗的,在每個人一番好奇之後,又不得不照著先王的口諭來照辦。

雖然正值戰事,但部落的王駕崩,這無論如何,對於整個部落而言,都是一件大事兒,所以,巡燁很快被運往部都雲安,同時,這個消息很快傳開,整個部落震動,每個人都在討論,眾說紛紜。這樣的事情,是他們都沒有想到的。

先覺王的死訊雖然驚動整個部落,乃至驚動到周圍的部落,但是,周圍的部落依然不會立即朝明晚部落進攻,明晚部落本身經濟強盛,軍事訓練有素,即便先覺王駕崩,守城的士兵依然士氣昂然,軍紀嚴明,沒有任何混亂的事情發生。

荊河部落將領見了,皆心存懼意,不敢發動進攻。

先覺王的葬禮得以安然的進行。

與此同時,巡戰宣布登基為王。

登基這天,整個部落的文武大臣們盡數到來,無數兵士與宮女,下人,仆人們排列成陣勢,場麵宏大,整個登基大典自然由部落的文臣全權安排,然後由侍者有序執行,統一安排,在森嚴的帝王體質之下,沒有人敢不從,更加沒有人敢造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人想造反,多半是必敗無疑的,當下明晚部落的文武大臣環境井然有序,王雖死而序不亂,軍隊方麵,也依然穩定,相互製衡,因而,也並無人敢在動亂中起謀反之行。

謀反之心的確有人會有的,謀反之行卻的確沒有人會做。

巡戰按照部落延續下來的典禮,以及侍者的指示,從宮殿下方的梯子不斷的往上走。

這一刻,無論如何,對於巡戰而言,都是神聖的,雖然說,他如今僅僅十六歲,他也搞不明白,為什麼父親沒有選擇傳位置給更大的兒子,也就是他的哥哥,而是傳位給他。很明顯,此舉讓他的哥哥們顯得有些不滿,曆來,部落的繼承人往往都是大兒子,至少也是在排行前三的兒子裏麵選出,而很少會選擇排行後麵的兒子,更別提是最後一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