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無屍公案(四)(2 / 2)

“嗯?潘阿姨,您知道情況?”江瞳敏感地聽出潘阿姨似乎對案情知曉一些情況,於是問。

“嗯,大概知道一些,我也是新福村出來的。村頭老孫家在我們那裏還算是比較有名氣的一家,早些年比較富裕,家裏老人很有手藝,做一些醃肉臭魚什麼的出去賣。但可惜生了個不爭氣的兒子,不學無術不說,還天天隻知道吃喝玩樂,把家產一天天都敗光了。家裏二老也因為這事兒跟他置氣不過,雙雙去了縣城裏的女兒家住著。”潘阿姨說,“因為孫家這兒子名聲敗壞,所以村裏一直沒人肯嫁給他,老大不小了還打著光棍,最後沒辦法他爹媽覺得這兒子得有人管著才是個說法,就不知找了個誰給他好容易說了個媳婦,女方是隔壁村的一戶貧困家庭,兩個人就這麼結婚了。剛結婚的時候,因為新鮮,也因為婚禮辦酒收了點錢,再加上他結婚父母高興,也給了他點成家錢,小兩口過的還算和睦,但時間久了,這小孫的陋習就逐漸現原形了,兩個人開始吵架打架,在村裏都傳遍了,直到一年前,據說是小孫媳婦受不了小孫的打罵,收拾東西回了娘家,從此音訊全無。”

“後來有人見過這個小孫嗎?”江瞳問。

“見過,不過他的脾氣比以前變得更怪了,村子裏的人說,有次一個心好的人看他日子過得艱難,去他家想給他找點點生意,但他不識好賴,把人連趕帶打地轟到了家門外老遠的地方。從此以後就再沒有人跟他繼續來往了。”潘阿姨說。

“哦。”江瞳答應,思緒萬千地把飯菜往嘴裏送,從潘阿姨描述的情況聽來,如果信訪的二老就是這小孫老婆父母的話,那基本上小孫的行徑就非常可疑了。

飯桌上邊吃邊說,很快午餐就用過了。飯後外婆午睡,潘阿姨負責收拾屋子,江瞳被母親叫出門去了超市,在母女二人選購商品期間,江瞳問母親,這段時間是否有托人給自己帶過信件,江媽一臉詫異的樣子,讓她瞬間心裏更加忐忑不安,不過轉念又想起回家前,在住所附近收到的那條短訊息,心裏又有點放心,至少她可以斷定,早上收到的那封裝有母親簡曆的信件,隻是一封單純的預警信,僅此而已,對方起碼在沒有聯係上自己之前,暫時對自己的母親不會有任何動作。

可即便是心裏確定如此,前前後後發生的那些叫人摸不清頭緒的事情,也讓江瞳如鯁在喉。所以母女二人,買完東西歸家之後,江瞳又借口出了家門,在家門外的院子裏給自己在唐城教育局工作的同學撥去了電話,在電話裏,她拜托自己的同學,一定幫她留意一下,近期有誰曾經調取過,或者有權利調取母親紀蘭的檔案,同學也爽快答應,會為她留意,謝過同學,她又換線,撥通了單軼的號碼。

“喂,單軼,在開車嗎?”江瞳問。

“沒有,我們剛到新福村,怎麼了?”單軼問。

“信訪案件的指控嫌疑人是不是姓孫?”

“咦,你怎麼知道?”單軼稱奇。

“這麼一個情況,我家請了一個阿姨,剛好是新福村出來的,她跟我說起了新福村老孫家的一些事情,我感覺跟這次的信訪案件大體情況很吻合,所以就想給你電話同步一下。”江瞳說完,把從潘阿姨哪裏聽到的關於孫家兒子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跟單軼複述了一遍,單軼聽後,跟江瞳的看法也基本一致,覺得這個小孫確實行為太過可疑。

“剛好你打來電話,我也跟你同步一下我這邊剛得到的信息吧。上訪人叫張藕生和柯桂林,這是一對老夫妻,他們的女兒張雪蓮在兩年前嫁給了新福村的孫德求,一開始夫妻倆感情還行,張雪蓮時不時還會給家裏帶個信報近況什麼的,但從一年前開始,張藕生和柯桂林夫妻就再也沒有接到過女兒張雪蓮的消息,二老不放心,就親自去姑爺孫德求家去找他們,想詢問夫妻倆出了什麼情況,可沒想到那天卻吃了孫德求的一記閉門羹,從此以後兩人對自己女兒的情況便起了疑心。後來又經過了多方打聽,知道了孫德求在婚後的後半年裏對他們的女兒又打又罵,並且有人說還看見了張雪蓮提著行李出現在村口的大路上,說是要回娘家,但不料被孫德求發現,趕來村口攔著她,兩個人大吵了一架。自那以後,就再也沒人見過張雪蓮出現在村子裏,張雪蓮那天到底是跟孫德求回了家,還是拎著行李回了娘家,誰也不知道。

“後來張藕生和柯桂林就開始向當地派出所報案,說是孫德求殺死了他們的女兒,並藏屍。派出所也相應的立了案,市局的人也下去了一個刑偵組參與調查,然而案子調查來調查去,也申請了對孫德求家的搜查證,但卻怎麼也找不到張雪蓮的屍體,也就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所以沒有辦法,隻好做銷案處理。但這個結果卻引來了張家老夫妻的強烈不滿,於是上演了這出信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