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叫咱家兩個小家夥招人喜歡呢。”蘇慕閑十分自得。皇帝的心思雖然昭然若揭,但小孩子的心思是最純淨的。要不是他的兒子和女兒可愛有趣,寧王和壽王也不會見天兒地往這裏跑。
他將禦前侍衛的服飾換下,穿上一身石青色錦袍,對夏衿道:“剛我回來的路上遇見你哥哥了,他說你娘叫你有空回家一趟。”
夏衿遞茶的手一頓,問道:“說了什麼事麼?”
“沒有。”蘇慕閑接過茶杯喝了一口,道,“現在時辰還早著呢,咱們府裏人口簡單,便是過小年,也不過是吩咐下人準備那幾樣,著實沒什麼要張羅的。不如咱們現在過去打一轉,免得你心裏又掂記。”
“也罷。”夏衿同意。主要是兩府不遠,打個來回,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去邵府打一轉再回來準備過年事宜也不防礙什麼。
於是夫妻倆帶著兩個小家夥,去了邵府。
兩府人常來常往的,邵家有事的時候,夏衿一天不知要回邵府多少趟,所以也用不著講究什麼禮數。夏衿沒有驚動邵老太爺和邵老夫人,而是直接進了南院。蘇慕閑去外院書房找夏正謙和夏祁,夏衿則去了後麵舒氏的院子裏。
丫鬟見了夏衿,忙恭敬地上前行禮,又道:“夫人在廳裏見客呢。”
“誰來了?”夏衿問道。
“是羅夫人和羅家少夫人。”
“哦?”夏衿邁向門檻的腳一頓,隨即收回腳來問道,“她們怎麼來了?”
不怪她詫異,實是京城女眷圈子分勳貴、文官和武官三個圈子。三個圈子的交際雖也有交集,但交集的地方並不多。她是郡主,又是武安候夫人,自然是勳貴圈子裏的;而羅夫人和龔玉畹則屬於武官圈子。她和這兩人在宴會上攏共才見過一麵,彼此打聲招呼便過去了。夏衿一來不喜歡羅夫人,二來也不知龔玉畹知不知道她跟羅騫曾經議過親,所以並不想跟她們多說什麼,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而羅夫人從地位高於夏衿許多,到如今見到夏衿要行禮陪笑臉,心裏自然十分不自在。再加上一看到夏衿就想起自己曾經做過的蠢事,更加不舒服,便也不欲跟她多說話。所以雙方都是淡淡的。
可這會子,羅夫人怎麼領著她兒媳婦跑舒氏這裏來了?
難道舒氏叫她回家一趟,是為了羅夫人?
夏衿吩咐荷香:“帶著公子和姑娘在這裏玩,我過去看看。”說著,轉身朝廳堂走去。
“衿姐兒你怎麼回來了?”舒氏見到夏衿,又驚又喜。
“不是您叫我回來的麼?”夏衿道,目光投向了羅夫人和龔玉畹。
羅夫人和龔玉畹早在夏衿進來之時便站了起來。此時恭敬地向夏衿行了一禮:
“郡主。”
“請郡主安。”
“羅夫人,羅少夫人,不必多禮,快坐。”夏衿伸出手,朝下壓了壓,走到上首坐了下來。
她是郡主,先有國禮才有家禮。所以即便舒氏是她的母親,也得坐在她的下首處。
四人重新落座。
“我原說叫你有空再回來,沒想著你節都沒過,就回來了。”舒氏嗔道。
夏衿站了起來,佯裝往外走:“既這樣,那我就回去了。”
舒氏趕緊拉住她:“哎,來都來了,這麼快走做什麼?”
夏衿揚了揚眉,坐了回去。
她知道舒氏心軟,想來是羅夫人有什麼事求了她,才召了她回來。既如此,夏衿覺得自己便沒有上趕子去幫人的道理。端了茶坐在那裏慢慢飲著,等著羅夫人或是舒氏開口。
果然,羅夫人跟夏衿寒喧了一幾句,便別扭地開口道:“聽說太後娘娘的身體現在都是郡主在開方,可見郡主醫術高明。我們身份地位不顯,按理說,是沒資格請郡主看病的。但我這兒媳婦,成親兩三年了都沒動靜。我們家的情況郡主是知道的,騫哥兒雖說有個庶出哥哥,但我卻隻有他一個,一生的指望都在他身上。如今還請郡主看在同鄉的份上,給我這兒媳婦拿個脈,瞧一瞧她為何未能有孕。”
龔玉畹被羅夫人說得又羞又愧,滿臉通紅地低下頭去。
因要嫁給羅騫,夏衿與羅騫的過往她曾打聽過一些。在她內心裏,是不願意來求夏衿的,甚至在心裏隱隱要跟夏衿一較高低,總想讓羅騫更愛她,要過得比夏衿更幸福。
然而夏衿成親半年就有了孩子,她卻至今沒有動靜。偏找了太醫吃了藥也沒見好。羅騫自成親以來,對她確實不錯,平時敬重有禮,屋裏通房丫鬟都沒一個。兩三年沒孩子,他不光沒責怪她,還多方安慰。越如此,她心裏就越覺得愧疚,沒奈何,在羅夫人的規勸下,她這才忍著心裏的不舒服來求夏衿。
夏衿是何等聰明之人?第二次跟龔玉畹見麵時看出她神情有異,就知道她已知曉自己與羅騫的過往了。龔玉畹此時的矛盾心情,她完全能理解。不過看在羅騫麵上,她也懶得計較,望龔玉畹淡淡道:“還請羅少夫人將手伸出來,我拿個脈看看。”
臉麵再如何也比不得子嗣重要。龔玉畹見夏衿這麼好說話,心裏不由鬆了一口氣,趕緊將手伸出來,放到丫鬟拿出來的一個脈枕上。
夏衿拿了脈,點頭道:“確實有些毛病。先吃兩三個月的藥看看吧。”
“多謝郡主。”龔玉畹見婆婆一臉焦急地想要開口,忙搶先道謝。
她比羅夫人聰明些,知道沒有哪個郎中一拿脈就拍著胸脯說“一定能治好”這樣的話的,除非是江湖騙子。夏衿能給她開藥方,就說明還有希望。她自然不願意婆婆說話不中聽得罪夏衿。
羅夫人見夏衿提筆寫藥方,隻得閉上嘴。
……
一年半後,龔玉畹生孩子時遇難產,身懷九甲的夏衿前往,將她從鬼門關救了回來,並順利生下了一個兒子。而夏衿因受累發動,提前半個月又生下了一對龍鳳胎。
於是,兩年後,武安候府除了壽王和寧王常往,又多了一個姓羅的小客人,對著小他一天的蘇家二小姐,“妹妹”長,“妹妹”短的,無比親熱。
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