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七出世
公元九八七年,遠離西北邊疆的東南沿海福建崇安,由於遠離戰火,顯得格外太平祥和,百廢俱興,人民安居樂業。
福建地處東南沿海,地形大部分為丘陵山地。五百米以下的丘陵分布最為普遍,但綿延成為大片的較少。山地海拔多為一、兩千米。福建西部的武夷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氣勢雄偉、延亙不止,山上林木繁茂,遮天蔽日。山間林霧繚繞,盛產名茶,遠近聞名。其間的武夷山更是別同一般。
武夷山在福建崇安縣。自古就是中國東南著名的風景遊覽區。方圓六十公裏,四麵溪穀環繞,不與外山相連,有“奇秀甲於東南”之譽。此處單是主要風景區即有“溪曲三三水”之九曲溪及“山環六六峰”之三十六峰。彎曲碧綠的九曲溪水,蕩漾著無數赤黑斑駁的岩峰,群峰劈地而起,秀拔奇偉,千姿萬態,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碧水丹山”的天然美景,當真是畫圖難足。名勝古跡多集中在九曲溪一帶,有衝佑萬年宮即武夷宮舊址、懸崖隙洞中的千年虹橋板和架壑船棺、後來又有朱熹講學的紫陽書院即武夷精舍及元代的禦茶園建於此,還有曆代摩崖題刻,以及大王峰、玉女峰、天遊峰、接筍峰、小桃源、水簾洞、流香澗、一線天諸勝。山中盛產色豔、香濃、味醇的岩茶,以“大紅袍”為最名貴,人稱“千金難買大紅袍”。又有天下罕見的珍貴動植物,是個人間難得的勝地。
此時的武夷山腳、鵝仔峰下,正當陽春。山花浪漫,草木蔥蘢,杜宇啼血,燕子飛回。采茶的女人們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遍布山坡,她們簪花戴草、歌聲頻傳,笑聲不絕。
世代為書香門第的柳氏大家族,就在這一年春暖花開的日子又添了一丁。由於新生嬰兒排行第七,故後來人稱柳七。
柳家在給柳七“洗三”那天,大排筵宴。親朋好友、鄰裏鄉梓,魚貫而至,高朋滿座、嘉賓如雲。同時請來藝人說書,說的是《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及《鶯鶯傳》等。還請來歌妓、舞妓、樂師表演歌舞,以及百戲雜耍。鞭炮響聲震天,笑聲不絕,觥籌交錯,酒肉飄香。柳家上下一片歡天喜地、熱鬧喧天的氣氛。
2、初入私塾
一日,柳父向柳母道:“如今七郎已年滿五歲,該讓他入學了。”
柳母道:“老爺所言極是,想我柳家、世代以耕讀相傳,方成書香門第。七郎早早入學,也好早有所成。以前六子皆因無書生之奮,遂使學業荒疏,雖一心向農,亦無不可。然終不象仕宦人家高貴。”
柳父道:“所以老夫欲將寄厚望於七郎,望其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早成大器,不辱柳氏祖先,老夫將來百年之後,也可以瞑目了!”
柳母道:“但不知老爺將送七郎何處就學?奴家以為當選個有名望的私塾方成。”
柳父道:“關於這個,賢妻與老夫想到一塊兒了。老夫準備將他送入楊仁光先生私塾。此人曾科舉進士通過省試,可惜殿試遺漏。這個楊先生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學識淵博,負有重望。乃聞名遐邇的名師。名師出高徒,七郎入學他的私塾,當錯不了。”
柳母十分高興,道:“如此甚好,老爺想得周到,就依老爺所言吧!”
於是柳七於五歲即入私塾。柳父請楊仁光替柳七取學名。楊仁光道:“敢問柳老爺,令郎有何不同常人之處?”
柳父道:“楊先生有所不知,我這犬子倒確實有些偏僻乖張不近人情之處:即言抓周時,他初抓笏,次抓書,皆又放下。終抓鈿釵而不放,並喜得手舞足蹈,愛之如癡如醉。”
先生楊仁光笑道:“嬰兒無主見,這倒還算人之常情。”
柳父道:“還有更不近人情之處呢!犬子每常情感不穩,陰晴多變。且迎風灑淚,對月感懷,自小哭笑無常。更有甚者,與鳥獸共舞,和草木談笑。年雖五歲,心如成人,豈不偏僻?”
楊仁光道:“如此說來,倒是個性靈中人,不如取學名三變,字景莊,豈不正好!”
柳父便問有何寓意。先生楊仁光以右手慢慢捋著短髯,說:“俗語雲:‘六月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豈不正合於令郎心性?且古人雲:‘聖人立長誌,小人常立誌。’今反其意而用之,以勸誡他用心專一於聖人之業,雖可轉承多師,亦不可數易其業。三軍可以奪帥,然匹夫不可奪誌,亦不可輕率易誌。擇業立身當深思而慎取,三思而後行!”
柳父極其讚成,盛讚道:“楊先生高見!”
柳父又請先生取字。楊仁光斟酌良久,送字“景莊”,說:“取其景仰莊周,作逍遙遊,無拘無束,不受塵世羈絆之意。亦可理解成:景行端莊,謙謙君子,紳士風度方可成。”
柳父拱手道:“就依先生名之。還望先生嚴加管教。”
楊仁光道:“此份內之事。”於是收柳三變入黎明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