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什麼,她年嬸沒有目的會拿東西給你吃,肯定有所圖才這樣做的,你太年輕,對這些事情不懂。”
李采薇也沒有接這個話茬,自顧自做自己的事情。餘氏坐在家門口,對著年嬸家罵了會,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回去了。
中午的時候,她正在做飯,家惠興衝衝地跑過來,“嫂子,家勝哥考試回來了。”
劉家勝走進屋裏,見李采薇正在做飯,“嫂子,我過來蹭飯。”
李采薇回頭,見他穿著一身青布長衫,滿麵春風,“家勝,你考得如何?”
“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家勝,看你平時那麼認真讀書,肯定沒問題,你要是考上,可給家裏爭臉了。你想吃什麼,嫂子給你做。”“嫂子,我聽家惠說你做的板栗鴨、板栗燒雞很好吃,你能不能給我做。”
“行,你想吃的話,嫂子給你做。”
劉家勝濃密地眉毛舒展開來,漆黑的眸子望著她的側臉,眼神閃爍了一下。
這放榜時間差不多要一個月左右,家裏人都很焦急這事情,劉家勝自己卻很悠哉悠哉,每天過來蹭飯吃。
十月初便是放榜時間。
十月二號,有穿著黃馬褂的士兵騎著馬拿著榜文到了劉家,檄文相當於現在高中考入大學的通知書。周氏高興,趕忙拿出家裏的炮仗,點燃爆竹慶祝這一好消息。
劉家勝接過檄文,周氏在一旁,激動地直掉眼淚。餘氏安慰周氏,“家勝是家裏最會讀書的孩子,老劉家總算是出了個人才。”周氏點了點頭,“家勝這孩子從來不用我操心,這下高中了,我也就放心了。”
頓時整個村子都沸騰了,這可是村子裏第一個考上秀才的人,既給劉家掙了臉,也給村子爭了臉,最有麵子的是周氏。
劉家勝拿著檄文跑到她跟前,“嫂子,你看,我考上了,是第一名。”
李采薇接過檄文,這字體像是行書,又有點變體,和唐朝時期差不多。古代的科舉製度很嚴格,得經過層層考試進入會試,合格者才能夠進入官場。而且三年一次,比現代高考製度都難。
“嫂子,參加鄉試隻是我第一步,接下來我想參加京城的會試,然後殿試。”
李采薇將檄文拿給他,“家勝,如果你有什麼需要幫助,可以告訴嫂子,我一定會盡力幫你。”
“我想用三年時間來準備會試,可是娘不同意我繼續考試,希望我在縣城找份差事。”
這各級考試都要三年一次,而且三年一次,沒考上的話還要再等三年,周氏這麼想也是有道理的,隻是家勝有這樣的雄心壯誌,不應該阻攔。
“你娘也是擔心萬一考不上的話又要浪費三年時間,不過嫂子支持你,等冬季一過,嫂子菜地裏的菜賣了的話,有了錢,到時候嫂子會支持你的。你娘估計也是擔心錢的事情,我會勸你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