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阿瓦隆海灣,塔妮和托倫斯在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海戰。
維京長船和莎拉薩之舟填滿了阿瓦隆守軍的視野,近萬名伊波恩人分散在近千艘木船上,數百艘莎拉薩之舟雖然裝載人數不多,但數量龐大的水族並不需要船隻。
塔妮作為黃金海的海盜王,到這個世界時她被賦予了名為驚濤駭浪的職業天賦。上一次水淹阿瓦隆就是娜迦祭司輔佐下的增幅產物,所以如果在海上理論上塔妮具有其他亞山英雄不具備的超強戰鬥力。
但她這一次麵對的不僅是這個世界土生土長的第一位英雄,還有一個稱霸南部海峽的海盜王托倫斯·凱恩。
盡管托倫斯不是英雄,但塔妮也是位魔法英雄,她不具備騎士和領主職業,曾經能掌握布拉尼城也隻是靠”海盜王“這個頭銜的特殊性。
這次托倫斯靠著他的”乘風破浪“,輕易破解了塔妮依賴許久的天賦。在新的命令下達前,維京人的長條船充分展現了流體力學的長處,在專為這次決戰配備的搖槳奴隸輔助下,戰士們穿戴著整齊的盔甲,隨著海浪搖擺著身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搭上了塔妮艦隊的外沿。
由於剛剛從港灣返航,大肚子的莎拉薩之舟還紮堆聚在一起,鯊族戰士苦於沒有空位列陣,隻能在海底幹瞪眼。
鮫衛和鱷鮫是娜迦為了爭霸大陸調試的戰士,在原來的世界娜迦們,可能從來沒想過會有一天,需要這些仆從在海上作戰。本質上占據最主要數量的鯊族戰士,隻是人鮫雜合的產物,他們不具備鮫那麼巨大的體型。
法師創造了他們,同樣也拋棄了他們。娜迦接受他們作為宮殿的衛士,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培訓和改良這個和獸人同樣可憐的種族。
現在塔妮隻能寄希望於不收海嘯影響的麒麟們,希望那些直通天界之水的聖靈能以一當百,為她重組陣線爭取時間。
深潛者指揮修格斯的手段比深潛人更高明,畢竟比起那些幾個月到幾年就能速成一批的雜種,每一位深潛者都是長生不死的老狐狸。
時間不僅教會他們偷奸耍滑,爭取民主的政治,也賦予了他們豐富的經驗。以前在圍攻海島邊的麒麟時,信息的缺失和修格斯本身的劣勢,讓戰績慘不忍睹。但經過歐紳上回用神術總結出的經驗,這次修格斯揚長避短,盡量用觸手的遠端纏住麒麟巨大的身軀。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維京戰士們沒有聖靈掀起的天災阻礙,熟練的用舢板建立了一條又一條入侵通道。
維京狂戰士身穿重型鎖子甲,拎著圓盾和自己兵器打頭衝上了莎拉薩之舟。這些能在風浪之中獨子戰勝五十名正規海盜的精英,瞪著通紅的眼睛勢不可擋的衝開了海精靈的肉牆。
精靈是自然的寵兒,他們有更好的親和力,他們不需要擔心食物和疾病,但他們為了所謂的美,讓自己變得消瘦。
慣性的原則隨著多個神係的介入,同樣成了新亞山的一條規則。身高體壯的重甲戰士,哪怕隻是小跑著衝鋒也能,靠著圓盾撞飛海精靈的彎刀。
華麗的皮甲絲毫不能減輕鈍器造成的內傷,附著在皮甲上的魔法也大多隻能加強盔甲的韌性。
跟在維京狂戰士身後的是占據伊波恩海軍主體的弗蘭克海盜,無論是洞靈還是巫女,她們的水係法術因為戰場所限,為了防止弄沉己方船隻,隻能像敵人的密集處點射,可圓盾組成的盾牆輕易擋住了不痛不癢的水彈。
雪女和冰女雖然能在這種情況下發揮奇效,但就像現在伊魯坦身邊缺少樹精一樣,四季如春東部和南部海域根本不適合冰女生存,哪怕到了向新亞山輸送新血的時候,塔妮也將她們的名額換成了數十倍的海精靈。
彈跳攻擊的河童倒是發起了前仆後繼的衝鋒,但大部分都被海風吹到海水中,在不適宜的鹽水裏脫水而死。
三刻鍾不到,已經有十艘莎拉薩之舟淪陷,同時還在沒淪陷的船隻大部分載有一定數量的深淵娜迦,劍師和劍聖的組合同樣完克重甲的唯京狂戰士,更加高大的身軀使得娜迦劍師可以擠在人群中劈砍維京狂戰士,隻需十幾名人類海盜從旁協助,哪怕是青年劍師都能每三分鍾殺死一批伊波恩精銳,失去尖兵的人類部隊最大的敵人就是他們自己。
弗蘭克海盜雖說也穿著無袖甲,但他們手中隻有簡易的武器,劣質的盾牌也大都在衝上船之前,在敵人的遠程武器和魔法打擊下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