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章、 孝儀純赫然而怒 茅子森寒心徹骨(2 / 2)

茅子森沒有采納手下的建議,而是等到過了三個晝夜之後,待孩子蘇醒過來,吃了幹糧之時,這才離開了抗倭坑道。

霍兵雖小卻十分懂事,認定二人是戚家軍的後代。

他緊緊地拽住茅子森的裳角,十分懇切地認真說道:“我還能見到你們嗎?放心,不會跟別人講的,就說是自己推開大石後爬出去的。若是今後有用得著我霍兵的地方,盡管開口,我會竭盡全力地幫助你們。”

茅子森萬分感動地徐徐說道:“等你長大後,加入我們白蓮教,我們一起反清複明……”

“教主,您和一個小孩子說什麼白蓮教,反清複明,萬一他透露秘密,要想逃脫可不容易。”手下急忙打斷教主的話語。

茅子森將霍兵送出坑道後,便立即關住石門。之後的他總是掛念著這個懂事的孩子。

當霍兵送出坑道,躺在牆角時,他故意慢慢地睜開眼睛,用極其微弱的聲音,輕聲喊道:“爸爸、媽媽,兒子好餓呀!”

父親、母親見兒子回到了自己的身邊,並沒有過多地詢問原因,而是一個勁兒地跪拜觀音,保佑兒子的今後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茅子森從川楚邊境來到浙江海寧,其目的就是勸說紅花會與白蓮教一起反清複明。然而,不管茅子森怎樣奉勸,陳家洛就是不為所動,認定乾隆是個好皇帝。

“難道說百姓的傳言都是真的,你陳家洛就是乾隆同父同母的親兄弟?”

“教主都胡說些什麼呀?我陳家洛是陳世倌的兒子,乾隆是雍正的兒子,一個漢族,一個滿族,說我們是同胞兄弟簡直驢唇不對馬嘴,風馬牛不相及。不反清廷是因為家洛相信,乾隆一定會兌現自己的承諾,真正實現滿漢平等。”陳家洛不敢說出乾隆的身世,怕是毀了兄長的名譽。

“人各有誌,茅某不予勉強,不過子森還是感謝總舵主先前的救命之恩和收留之情。

清初茅元銘犯下的事情,到了乾隆的手上還不放過他的後代,得知茅元銘的曾孫逃逸誅殺,乾隆命令阿桂將軍帶兵追殺。陳家洛得知消息後,令 南方各分舵主,拚死搭救,並且冒著生命危險與乾隆帝和議協商,希望乾隆能像對待吳三桂後代吳詩華、吳書來那樣,給茅家留下一根獨苗。

乾隆早已從奶媽李嬤嬤臨逝時的囑言中,知道了自己的真正身世,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特別是給陳家帶來的滅門傷痛,他答應了弟弟陳家洛的請求。

往後的茅子森便在浙江海寧協助陳家洛,做了許多有益紅花會組織發展壯大的有益工作,不久後兩人正式結拜成了異姓兄弟。

可沒過多久,茅子森就發現紅花會的總舵主,自己的結拜兄弟,並無半點反清複明的意思,而是經常和乾隆帝不是在遊船上,就是在寺廟裏,把臂而談、促膝談心。基此,茅子森寒心徹骨,在責備了一番陳家洛後,無比沮喪地離開了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