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林啟明和遊子民也走了進來,當他們得知顧義信被押的情況後,林啟明對著義子重聲說道:“放下你的臭尊嚴吧!顧義信不但是你高士槐的老師,還是你高士槐的救命恩人,當初的你被公牛利角挑到胸脯,血流不止時,要不是老師顧義信的百般求情,你的小命早就沒有,古人言: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你高士槐欠下顧義信的救命大恩,難道為了你的臭尊嚴,竟然讓老師……”
“別這樣說義子,子民知道,此時此刻士槐的心裏比誰都要更加難受。”聽林啟明的聲音越來越大,遊子民連忙近前勸阻道。
為了老師,為了錢大人、黃大人,高士槐隻好低頭求見皇後娘娘。
“為什麼不早點替老師求情,非要等本宮命令阿桂押他去銀山監獄後,才跪地懇求,你小槐子不是很有能耐,很會辯駁的嗎?怎麼現在要來求我?”
高士槐連連陪罪,長跪不起。
“說句良心話,要不是你小槐子在孝賢純皇後生前說了本宮的許多好話,孝賢純是斷然不會在她臨死前要乾隆讓本宮做皇後。”
“皇後娘娘,士槐沒有……”
“別不承認,你小槐子的這份恩情,我魏佳氏謹記在心,銘記在腦。你也得學學人家和珅,他在本宮麵前總是唯唯諾諾,從不像你強頭倔腦。”
高士槐連連點頭,頻頻應諾。
“本想讓顧義信在銀山行刑,考慮到本宮與你小槐子的特殊關係,故而讓他和錢、黃兩位大人隨本宮進京,讓刑部審理,叫皇帝定奪。”
高士槐不敢多言,隻能先延長老師的生命,日後設法再救老師……
“怎麼樣?我和某人說得不錯吧!早就應該為他們求情,而不是為他們辯解,非要弄成這樣,才去低三下四地懇求皇後。眼下毫無辦法,皇後做出讓步,叫刑部審理,讓皇上定奪,已是她的仁至義盡,要知道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何況是當今高高在上的皇後娘娘。”
一波不平,一波又起。
幫霍兵一起將四合院北院石板底下的50萬兩黃金順利轉移至明朝戚家軍抗擊倭寇坑道裏的幾位好兄弟,他們從川楚交界之地一路奔來,在臨近柳溪的木橋上,看見身上已是斑斑血跡的一位老漢,他一邊用微弱的聲音叫著孫子楊宇的名字,一邊使出全身的力氣向木橋的對麵吃力地挪動。
興許是孫子給予的力量,或者是仇恨賦予的氣力,在被倭寇虞祥明連捅了三刀之後的楊天雲,卻依然能夠頑強地朝著柳溪方向艱難地爬去……
霍兵的幾位兄弟急忙將氣若遊絲、奄奄一息的楊天雲送到了林啟明的醫館裏。
林啟明一邊幫助楊天雲止血,一邊讓人通知高士槐和遊子民。
“要不要告訴夫人張傳紅和小姐楊美馨?”遊子民急忙詢問身旁的高士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