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詩華哈哈大笑道:“呂分舵主想必知道些茅山道法?區區小事又何必大驚小怪,倘若本道沒有算錯,此女子,乃總管太監陳進忠身邊的侍女小英姑娘。”
“仙道說得一點不錯,小英原是皇後孝儀純的貼身侍女,隻因。。。。。。”
“姑娘別說了,後宮之事,詩華毫無興趣,本道一路南下,其目的就是協助中堂和珅和公公高士槐,竭力保住日本國賠償我大清的五十萬兩黃金不被倭寇重新奪走,從而徹底地肅清濱海的內賊,消除濱海的倭寇勢力,還我濱海一方淨土,當然,為侄兒報仇,為宛平林家雪恨也是詩華此行的目的。”
前輩可是遵照總舵主陳家洛的命令?”
吳詩華點了點頭道:“這個當然,沒有總舵主的指示,本道豈敢與清廷合作?”
“好你個反清複明的紅花會總舵主,竟然跟乾隆皇帝穿上了同一條褲子。於萬亭啊!於萬亭,您老當初把紅花會總舵主的位置傳給了陳家洛,說他苦大仇深,定然與清廷勢不兩立,可如今呢?難道江湖人的傳說是真的?總舵主和乾隆帝真是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要是這樣,老爺、少爺可就死得冤屈,您們的大仇大恨,我呂秋生須如何來報,該怎樣來雪?”
盡管吳詩華從民族大義方麵耐心地向秋生解釋,可呂秋生就是繞不過這道彎,還責備總舵主不事先通知自己,壓根就不相信呂秋生。
“前輩可是吳首領的叔父?”坐在一旁的小英姑娘試探性地問道。
吳詩華向著小英點了點頭。小英支撐起虛弱的身體,艱難地說道:“二位好漢皆是我小英的救命恩人,小英無須袒護誰,要說與清廷的仇恨,沒人能及吳前輩,可以說,他是舊仇未消,新恨又起,可是為了民族大義,前輩暫時放棄了仇恨,走到與清廷聯手,共挫倭寇極其敗類的陰謀道路上來,前輩的舉動令小英欽佩不已,小英雖是個女子,但也要為民族大義做些事情,隻要二位英雄信得過小英,小英願意回到總管太監的身邊。。。。。。”
“不行。。。。。。不行,絕對不行!哪能讓你重新回到惡人的身旁。”
呂秋生堅決不讓小英回去。
本道覺得可行,若詩華掐算無誤,陳進忠定然會與日本將軍山口正男,濱海巡撫劉銘勾結一起,到時就會挾持皇後。。。。。。”
即使是這樣,那也不行,秋生不想失去小英姑娘。”
“小英與你無親無故,你憑啥攔住小英不放?”
“憑啥?憑秋生愛上小英姑娘!”
“就是這樣,我也要去!”
吳詩華連忙用雙手擺了個暫停的姿勢,爾後將倆年輕人的雙手緊緊地團在了一起。
“小英不會有事,因新的首領太監王進保是本道一手發展的紅花會會員,他會拚命地保護小英。”
“王首領是紅花會的?”小英無比驚訝。
“是的,他是為了報答本道的救命恩情,替書來報仇雪恨,才自願進京是為太監的,可是就在進保被閹割後的不長時間裏,總舵主卻派人告訴本道,說吳書來並未毒死,而是南下了濱海被紅花會的兄弟們匿藏在筆架山的大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