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二章、和珅歎上天不公 阿桂犯官場大忌(2 / 2)

將軍忒敏感,也太能想象了,劉全跟和珅、和琳就好比是一奶養大的同胞兄弟,管家是習武之人,憑著他的本事,差點就被皇上要去,他武功上乘,十八般武藝樣樣皆通,可是劉全牢記他父親的話語,始終把我們兄弟倆當作是自己的主人,和珅要劉全隨在和琳的身邊,其目的隻有一個,就是防止東瀛倭寇暗害我的和琳兄弟。至於劉全跟著小槐子返鄉一事,那完全是因為士槐的熱情邀請和孝賢純皇後臨終前的再三叮囑。不知和某這般解釋,將軍是否還算滿意?”

阿桂低頭沉思:孝賢純皇後生前和小槐子結拜過姐弟,她一再叮囑和珅要照顧好自己的義弟小槐子。此舉屬人間常情、天經地義,而讓劉全南下保護好和琳,這對一向愛護弟弟的和珅來說,亦是理所當然、無可厚非。可是阿桂的心裏麵總覺得有哪裏對不上勁,甚至懷疑上小槐子的家鄉就是黃金的隱埋地。先別急,到時候再說,待證據在手後全麵反擊。若是板不倒和珅,就對不起福康安在臨死前對自己的特別囑咐。想此,阿桂連忙回答:“滿意,滿意,太滿意了!中堂大人的解釋既真誠實在,又合乎常理,是阿桂自己想太多了。”

和珅先是低頭略思,爾後仰頭長歎:“上天不公,上天不公啊!想我和珅為大清朝廷兢兢業業、日夜操勞,不是被人家讚許、稱頌,反遭別人的彈劾、毀謗且一波不平,一波又起,不是文官紀昀,就是武官阿桂,將一項項莫須有的罪名,全都扣在和珅的頭上,幸好是皇上英明,他明辨是非、洞察一切,才使得和某避免冤屈。和珅深知將軍此行目的,名義上是保護皇後跟和某人的安全,其真正用意還是為了那捕風捉影、荒誕不經的賠償黃金。不過,和珅行得正、坐得直,其行為公道正派。稱得上是真金不怕火煉,倒是和某要提醒提醒阿桂將軍,此次南下,您要主次分清,皇後是千歲之軀,是將軍主要的保護對象,可是將軍倒好,作為此次南下濱海的護軍頭領,您不是去保護皇後的安全,而是跟著和珅去緝拿罪犯,萬一皇後娘娘那邊出現了什麼狀況,將軍就不是上次誣陷和某降職處理那麼簡單,而是要奔赴刑場,株連九族。還是趕緊回到娘娘的身旁吧!本官要和將軍說的話,全部說完,聽不聽,取決於將軍自己的決定,不過和某向來是仁義待人。。。。。。”

阿桂頓然醒悟,自己一味跟隨和珅,欲查黃金的真相,卻不想忘記了官場大忌,不是護著皇後千歲,而是緊隨大臣和珅,別說皇後出了事端要遭到懲處,就是平安無事,人家也可參奏一本,說阿桂狗膽包天,竟敢將大臣的安全淩駕在皇後娘娘之上,幸虧是和珅及時提醒,不然阿桂就要倒大黴了。

阿桂單馬掉頭,他拚著老命向皇後追來,當孝儀純看見了滿頭大汗的阿桂將軍時,本來一肚子的責罪之氣,現已蕩然無存,她對著阿桂微微笑言:“將軍定然是有重要之事,才會離開本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