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她幼時便定下了婚約,可是我還沒來得及迎娶她過門她便離我而去,我有一句心裏話沒有對她講,她也一直在呼喚我,我求求你們網開一麵讓我見她一見。”
聞言,就見那名赤發的鬼王突然不耐煩的說道:“千萬年來所有來到這裏的陽世之人都是這套說辭,真是不勝其煩!並非我無情不讓你們相見,而是相見了又能怎樣,她又不能再和你重返陽間,這裏是陰間鬼域,不是你這個陽世之人該來的地方,趕緊走吧!”
“我求求你們了,就讓我見她一麵吧。”
牧仲玉真誠的懇求著十八鬼王,可十八鬼王卻是絲毫不講情麵,他們正要轟趕牧仲玉,恰在此時空中忽現一片金光,一名腳踏蓮花,神態安詳的佛現身在這片金光中。
佛停身在牧仲玉的身前,緩緩說道:“你終於來了,我已經在這裏等候你許多歲月光陰了。”
牧仲玉將他上下打量一番,然後施禮蹙眉問道:“您是佛祖嗎?為何我看您如此麵熟?您剛才說已等待我許多年,此話又作何解?”
聞言,佛隻是含笑說道:“緣起緣散,宿命輪回,你與她注定生生世世都不能在一起,你還要尋她嗎?”
“為什麼我們生生世世都不能在一起?”牧仲玉馬上吃驚的問道。
“此乃上天的決定,如果你想知道原因,那就隨我到三生石吧。”
言罷,佛向十八鬼王一揮手,那十八鬼王馬上便不見了,於是牧仲玉非常順利的跟在佛的身後走過鬼門關。
他們向前走了一程,又有一座殿宇出現在牧仲玉的眼前,這是座無常殿,這裏也如鬼門關那般陰森恐怖。
在殿宇左右兩側的石柱上,牧仲玉各發現了一行字,上麵寫的是:陽世三間為非作歹任憑你;陰曹地府古往今來放過誰
經過無常殿,佛引領著牧仲玉踏上了一條青石板路,這裏便是黃泉路,在這裏映入牧仲玉眼底的竟是一片火紅,他看到大批大批妖豔的彼岸花怒放在黃泉路旁。
彼岸花,紅似火,豔似血,它們鋪滿了整條黃泉路,它們散發出來的花香喚醒了牧仲玉丟失已久的記憶,他作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
在夢裏他又回到了他出生的那座宅院,而那一年,他還是一名五歲的孩童。
那是個炎炎夏日的午後,父親命人將他喚到大廳內,在這裏他見到了許多人。
這些人中有他的父母雙親,兄長,季叔和梅姨,還有躲在梅姨身後忽閃著一雙大眼睛望著他的一名女童。
母親抱過那名女童,又把他喚到身前,柔聲細語的告訴他這就是與他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季秋妹妹,以後在一起玩耍時一定要保護好妹妹。
他是個聽話的孩子,聽到母親如此說,於是便親親熱熱的向季秋喚了一聲秋妹妹,而季秋也向他投來一個甜甜的笑臉,並且稱呼他為翎哥哥。
從那天起,季秋就在這裏長期居住下來,他們一起上書房讀書寫字,一起嬉笑玩耍,一起吟唱李太白的青梅歌謠。
有一天季秋突然想要一支青竹做成的短笛,於是他便跑到竹林挑選青竹,親自削製,由於他年紀太小,一不小心刀子割到了手,看著他滿手的鮮血,季秋心痛的大哭。
她一邊看著自己的母親給他包紮傷口,一邊哭著說她再也不要什麼短笛了,而他卻笑著安慰她一點兒都不痛,並且還撿回了被她扔到門外的那截青竹。
最終他還是做成了這支做工粗糙的短笛,當他把這支短笛贈送給她時,她滿心歡喜的將這支短笛緊緊地握在手中。
有一天傍晚他們跑到街上去買芙蓉糕,可是卻遇到了暴風雨,眼見雨水就要打濕季秋單薄的衣衫,他馬上脫下了自己的外衣為她遮擋風雨,後來他又發現路旁有一個賣油紙傘的攤位,他馬上飛奔過去,一把素色油紙傘馬上撐起在季秋的頭頂上,他們躲在低矮的屋簷下一直等到雨停才回家。
回到家後,他受到了父親的責罵,父親責怪他不應該帶著季秋到處亂跑,父親令他去祠堂罰跪,並且晚上還不許吃飯。
半夜時分,正當他餓得肚子咕咕直叫的時候,季秋偷偷的來到祠堂,並且還給他帶來了芙蓉糕,他大口大口的吃著芙蓉糕,他覺得這天的芙蓉糕味道最好。
填飽了肚子,他們一起坐在窗簷下,他手指著璀璨星河中那兩顆最耀眼的星星,繪聲繪色的告訴她牛郎與織女的故事。
後來季秋要回家了,他哭紅了雙眸,懇求父親讓季秋留下來,但是最終季秋還是帶著他贈送給她的短笛遠去了。
再後來便發生了父親被陷害的事情,他和兄長逃命至玉鼎峰上,他墜落懸崖,失去了所有的記憶。
從那天起,他再也記不起季秋這個名字。
如今在這黃泉路上,彼岸花的花香又令他憶起了這些往事,他的雙眸不禁又被淚水打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