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牧仲玉不禁一笑,剛要回答沒有,可是他忽然想起了蓮花寺從棺木中走出的蘇月兒,一時之間,他竟然不知該如何回答十五提出的這個問題。
片刻後,他才說道:“也許有吧,你怎麼會想起問我這個問題?”
“因為二公子博學多才,十五不確定才來請教二公子,如果真有鬼怪,那麼人死後也應該有魂靈,也就是說陰司地府果真是存在的?”
“啊?陰司地府?”
牧仲玉沒料到十五又拋出一個這樣的問題,他吃驚的轉過身望著身旁的十五,半晌才支吾道:“地府,論理,也應該有吧,不過也說不準,畢竟沒有人見識過。”
“如果有的話,那麼死掉的一家人就能在地府相見團聚了?據說人死後魂魄就會脫離身體,跟著無常鬼過鬼門關,走黃泉路,在黃泉路兩旁開滿了彼岸花,對了,二公子,您見過彼岸花嗎?”
牧仲玉皺著眉頭撓了撓頭,回答道:“沒見過,難道你見過?”
“十五也沒有見過,不過聽說那彼岸花是鮮紅色的,紅的就像火一般,傳說這彼岸花是接引之花,花香有魔力,它能夠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不過這彼岸花是在花落後葉子才生長出來,所以花和葉總是不能在一起。另外,在黃泉路上還有很多孤魂野鬼,他們是那些陽壽未盡而非正常死亡的,他們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更不能到陰間,隻能在黃泉路上遊蕩,等待陽壽盡了才能到陰間報到,聽候閻羅王的發落。走過黃泉路,就到了忘川河,河上有一座奈何橋,橋頭有一位老婆婆,她手裏端著一隻碗,碗內裝的就是孟婆湯,喝下這碗孟婆湯就會徹徹底底地與前世做個了斷。在奈何橋旁有一塊青石叫三生石,傳說它記載著每個人的前世、今生和來世,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輪回,緣起緣滅,都會刻在這三生石上。魂魄喝過孟婆湯,走過三生石就來到了望鄉台,登上望鄉台最後再看一眼自己的家鄉和親人……”
十五正在描繪地府的模樣,可是這個時候他卻發現牧仲玉正盯著他看,他突然覺察得今天自己的話確實是有些多了,便急忙住了嘴。
牧仲玉目不轉睛的看了他一會而後抬手刮了一下他的鼻頭,笑著說道:“我居然沒有看出來我們家十五懂得還不少嘞,看這樣子,你日後必定會超過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聽到牧仲玉的誇讚,十五不禁紅了臉,他輕輕扯著牧仲玉的衣袖,解釋道:“十五哪裏敢和二公子比較上下,二公子讀的都是聖賢書,而我隻是雜學旁收,就連這些都是十五道聽途說來的,以前鄉鄰們農閑空下來的時候,經常聚在一起講一些古怪新奇的事情,我又對這些非常感興趣,所以每次他們閑聊時我必定要湊過去聽,所以便記住了一二。”
“原來是這樣,其實你感興趣的,我同樣也感興趣,可惜兄長從來就不對我講這些光怪陸離的事情,等到閑暇之時,你把你知道的都講給我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