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 聲(1 / 1)

一九四五年八月五日、八日,美國在日本的長崎、廣島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兩地死傷人數達二十餘萬。同時,在東北,蘇聯紅軍向日本關東軍發起了猛烈的攻勢。苟延殘喘的日本帝國主義終於支撐不住了,他們的末日已經來臨!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八月二十日,日本簽署了投降書。

中國四萬萬同胞雪恥的時間到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終於以日軍慘敗、中國人民的勝利而宣告結束,全國沸騰了!

國統區的青木關也為抗戰的勝利而歡欣鼓舞。大街上,熱鬧非凡,人們奔走相告,相互祝賀,有的甚至相擁而泣。連續一個月,青木關的鞭炮賣斷了貨,各類酒也紛紛告罄。人們沉浸在歡樂、喜慶的浪潮之中。

政府各機關、院校和數萬百姓湧到狹長的街道上,鞭炮齊鳴、鼓樂喧天,獅子隊、龍燈舞、腰鼓隊、龍船隊、秧歌隊隨遊行的隊伍擠滿了青木關的街道。廣大軍民都在盡情地享受勝利的喜悅。

滿頭銀絲、精神矍鑠的關忠誠把久病在床的餘芳拖起來,高興地說:“我們勝利了,日本鬼子投降了,可以告慰我們華兒的英靈了!”

久久思念兒子的餘芳,望著關愛華的遺像,傷感地說:“我們去給華兒燒一炷香吧!”

關忠誠扶著餘芳,領著李娟、章雲和兩個孫子來到後花園的香堂裏,小心翼翼地將勳章和懷表擺放在關愛華的遺像麵前,點燃一炷香,心情沉重而又頗感欣慰地說:“華兒,日本鬼子已經被趕出了中國,你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然後對關愛華的兒子圓圓和關愛青的小兒子說,“你倆也給你們的父親和叔父磕個頭吧!”

兩個孫子跪在地上虔誠地向關愛華的遺像磕了三個頭。

關忠誠摸著兩個孫子的頭,語重心長地對餘芳和二個媳婦說:“要讓孩子們永遠記住,他們的父輩是為國家獻身的!長大後,要為國家和民族出力,這才是我們關家後代該做的事!”

第二天上午,關忠誠帶著兩個孫子來到了鬆林坡掃墓。

關忠誠坐在兒子的墓前,久久地凝視著群山,心中百感交集。他對兩個孫子說:“你們曉不曉得,對麵山上那高高聳立的石堆是什麼?”

“石老翁!”兩個孫子同時回答道。

“是呀!”關忠誠感慨地說,“石老翁啊,曆經千萬年的風吹雨打、日曬雨淋,依然巍然挺立。就像堅強的衛士,守護著我們青木關一代代人在此休養生息。你們今後就要像石老翁那樣,久經風雨,堅韌不拔!所以,石老翁既是我們青木關一代代人奮鬥的精神,又是我們的青木關雄關古鎮重要的標誌!”

圓圓已經開始讀書識字,他明白爺爺講的道理,點頭說:“爺爺,我一定牢記您的教誨!我長大了也要像爸爸那樣為國家出力,為家鄉爭光!”

關愛青的四歲的兒子也不示弱,一疊聲地喊道“我也要!我也要!”

關忠誠笑問道:“你要什麼?”

“爭光!我要爭光!”

“好!好!”關忠誠愛憐地撫摸著兩個孫子的頭,又指著遠處河流問道:“你們看,那是什麼?”

“梁灘河!”

“是啊!”關忠誠滿懷深情地說:“山上有石老翁的護衛,山下有梁灘河的哺育,我們青木關的人民一定會一代更比一代興旺,一代更比一代發達、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