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心懷感恩:吃水不忘挖井人(4)(2 / 3)

當年輕的畫家回到他的村子時,全家人在草坪上祝賀他衣錦還鄉。音樂和笑聲伴隨著這頓長長的值得紀念的會餐。吃完飯,阿爾勃累喜特從桌首榮譽席上起身向他親愛的兄弟敬酒,因為他多年來的犧牲使自己得以實現理想。“現在,艾伯特,我受到祝福的兄弟,應該倒過來了。你可以去紐倫堡實現你的夢,而我應該照顧你了。”阿爾勃累喜特以這句話結束他的祝酒詞。

大家都把企盼的目光轉向餐桌的另一端,艾伯特坐在那裏,淚水從他蒼白的臉頰流下,他連連搖著低下去的頭,嗚咽著再三重複:“不……不……不……”

最後,艾伯特起身擦幹臉上的淚水,低頭瞥了瞥長桌前那些他摯愛的麵孔。把手舉到額前,柔聲地說:“不,兄弟。我不能去紐倫堡了。這對我來說已經太遲了。看……看一看四年的礦工生活使我的手發生了多大的變化!每根指骨都至少遭到一次骨折,而且近來我的右手被關節炎折磨得甚至不能握住酒杯來回敬你的祝詞,更不要說用筆、用畫刷在羊皮紙或者畫布上畫出精致的線條。不,兄弟……對我來講這太遲了。”

為了報答艾伯特所做的犧牲,阿爾勃累喜特苦心畫下了他兄弟那雙飽經磨難的手,細細的手指伸向天空。他把這幅動人心弦的畫簡單地命名為《手》,整個世界幾乎立即被他的傑作折服,把他那幅愛的貢品重新命名為《祈求的手》。

當你看見這幅動人的作品時,請多花一秒鍾看一看。它會提醒你,沒有人——永遠也不會有人能獨自取得成功。

情商點撥

寒冷的季節,一個人在風雪中很快就會被凍死,但是一群人相擁在一起就會覺得溫暖——在這個世界上隻有我們自己,恐怕連生存下去都很難,更別說成功了。一個人是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做完的,能夠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是因為我們都互相依靠著。

丘吉爾為母親辦婚事

丘吉爾26歲那年,從南非回到了倫敦。他發現喪父5載的母親戀愛了,而對方竟然是一個與自己年齡相同的運動員。起初,丘吉爾感到困惑不解,難以接受,甚至感到恥辱。就連母親在兒子麵前也感到不自然,難於開口向丘吉爾解釋。丘吉爾很清楚,此人比母親小20歲,年齡差距太大了,這樣的婚姻是很難白頭到老的。然而,理智使他清醒地認識到,母子之情無法完全彌補母親情感上的孤獨;沒有母親的養育,也就沒有自己的今天。他思之再三,終於強迫自己堅決地支持了母親的選擇。

丘吉爾想通之後,發自肺腑地對母親說:“媽媽,您應當享有新的生活和幸福。我給您的愛再多,也無法彌補您感情上的需要。媽媽,您就高高興興地結婚吧!”

隨後,丘吉爾安排他們去教堂,在那裏舉行了相當隆重的婚禮。

歲月證實了丘吉爾的擔心,在母親60歲的時候,那位精力充沛的運動員不辭而別了。丘吉爾得知後立即將傷感萬分的母親接到了自己的身邊,細心地加以照顧。

又過了幾年,丘吉爾發現,年逾花甲的母親又戀愛了,對方竟又是一個比自己小3歲的人,叫蒙塔古!

丘吉爾簡直有些怒火難捺。但是,當母親真切吐露了戀情隱私後,丘吉爾沒有被個人感情所左右,而是為母親著想:兒子再好是不能代替母親的伴侶的!他把自己對母親的愛轉化為具體的幫助,反過來寬慰母親說:“媽媽,您是對的,您應當享有人生的快樂!”

然後,丘吉爾設宴邀請蒙塔古,舉杯祝酒時說:“這第一杯酒,讓我祝願母親與您今後的生活幸福!”就這樣,他成全了母親的第三次婚姻,以寬廣的胸懷容納了母親最後7年的黃昏之戀,也為人間“孝道”寫下了動人的一章。

丘吉爾就是以這種極致的孝心和坦蕩的胸懷,成全了母親人生最後七年的黃昏之戀,讓母親盡享最後的人生歡樂。母親詹妮在數年之後,在即將告別人生的彌留之際喟言道:“我為英國留下一個丘吉爾,這是我一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