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毒素對於下毒者何夏來說自然是更安全,總共需要下三次毒,中間不管是哪次間歇我隻要洗洗手,清理一下,我就不會中毒,不然的話下毒者被自己下的毒給毒死了,這怎麼看都是無厘頭搞笑啊。
那接下來就是計劃了,怎麼才可以讓山中榮二將這三種毒素都沾染個遍,這就是重點問題了,必須要好好製作一個靠譜的計劃,讓他在不知不覺之間就接觸到,這才是一個正常的毒殺行動。
何夏最後還是想了一個辦法,明天通過潛入的方式,到達山中榮二要視察的企業,通過水箱的方式,倒入第一種毒素,山中榮二到達這個企業的總部,總是要進去看看的,而這個樓裏麵的水都是被投毒了,哪怕你是不喝水不上廁所,可是連保潔擦地擦牆都是要用水的,這樣的話山中榮二是百分之九十都要沾染第一種毒素的。
而第二種毒素,是一種無色無味的透明物質,像水一樣,何夏打算提前潛入企業總部的門前某棟大樓裏麵,用特殊子彈將第二種毒素打在提前布置好的山中榮二的演講台上麵,而周圍的工作人員不會為了演講台上麵的水漬而報警的,擦掉就好了,隻要他們擦的話,就可以擴大毒素的沾染麵積,增加山中榮二中毒的可能,他翻動演講稿,或者是什麼動作的話,就會讓他沾染上第二種毒素。
至於第三種毒素,何夏就不打算用這種方式來投毒了,要精準一些,因為前兩種投毒方式,很有可能造成別人也跟著中毒,尤其是第一種毒素,所以為了避免造成無辜的傷害事件,第三種毒素必須要精準到山中榮二的個人身上。
所以何夏製定了一個計劃,就隻有讓小邦娜來實施了,利用小邦娜是小孩子的本質,在山中榮二進場的時候,讓小邦娜闖進去,這麼一個孩子,估計山中榮二是不會有什麼戒心的,就算是他有,也不會在公眾麵前怎麼樣的,頂多就是交給身邊的安保人員將小邦娜驅逐,而隻要小邦娜手上抹上了第三種毒素,跑到了山中榮二的身邊,輕輕一碰觸他,就可以讓他中第三種毒素了。
這樣的話,按照中毒順序來看,先被小邦娜投中第三種毒素,在台上演講,中第二種毒素,演講之後受邀進總部參觀,這樣的話三種毒素湊齊的時候應該是在這個企業的總部裏麵某一處,沾染了水箱裏麵的毒素,就會讓山中榮二毒發身亡。
而何夏進行第二種毒素投毒的時候,是用狙擊的方式,小邦娜不會接觸到第二種毒素,自然也就無法讓小邦娜中毒,而對於何夏來說,第三種毒素是小邦娜直接用肉體接觸的方式投毒,何夏不會中第三種毒素,所以他自身也不會中毒,隻要他們兩個在事後相互接觸之前進行消毒處理,就可以完全杜絕兩個人中毒的可能。
這也就是何夏選擇用這種毒素最重要原因,安全,精準,殺人於無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