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決定去當兵(1 / 2)

一九九六年的夏天對很多人來說其實沒什麼兩樣,正午,太陽依舊火辣,女人們的花裙子大多都滿過膝蓋,蟬得鳴叫依舊比彈棉花得聲音還難聽,鎮上賣西瓜的老頭依舊抽得是旱煙。但對於我來說,這個夏天卻有些特別,因為,從這個夏天起,確切的說,從1996年的6月22日起,我年滿二十周歲了。地理上講:這一天,太陽子午線驕傲的照在北半球。我的二十歲並不驕傲,甚至在這個夏天裏還有點沮喪。

有句歌詞寫得挺好:“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後世界沒有童話。“是的,時光這東東能感動人也能騙人,有關彈弓、小人書、玻璃球、開襠褲的故事好像才發生在昨天,但童年的夢卻離我真得已經很遠了。盡管從某種意義上講十八歲就成年了,但對於我來說,二十歲才到了青春亦或是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我平生第一次意識到:二十歲,這一輩子已經過了四分之一。小時候曾經希望爺爺永遠的長生不老,因為有爺爺在,就會有很多雖然談不上高檔但卻很好吃的零食。但爺爺就是在八十歲的時候那年去世的。所以我想:我能能活到八十歲也就夠了。但現在:天堂在哪,我不曉得,幸福在哪?我也不知道。

接下來的十幾天,我本著重在參與的心態稀裏糊塗的參加了高考,魯迅先生的話也未必全對,造化並不常常為我這樣的庸人所設計。吾自以為比較擅長的作文卻劍走偏鋒,寫得東東雖然一吐為快,但離主題比孫悟空的跟頭還要謠遠。接下來的英語試卷,我看題目遠沒有題目看我認真。高考的結局果然是重在參與,成績跟中國足球隊踢比賽一樣,分數別提有多麼苗條了。但當我看到具體分數的刹那,我還是想找一條一米六多的地縫鑽進去待會。乖乖:總分減去得分後的分數倒是能上一所不錯的重點大學,這樣的成績自然讓以教書育人為職業的老爸滿是失望。但他老人家的脾氣的確是溫和,不像我媽,我媽有時急起來會照著我的屁股來一頓力度很大的木板炒肉,不過習慣了,也就不覺得疼了。倒是每次麵對老爸的表情有點心虛的感覺。說出來也怪,我叔叔、包括我堂哥堂姐等,都是我老爸的親自教過的學生,甭管過程有多麼曲折,但總算金榜上有過小名。隻有我沒有在老爸的課堂上上過一天課。自己就像是高粱地裏的竹竿------另類。當然,就我這文化基礎,上帝來教我估計也沒用。其實,我的智商並不是要完全否定達爾文的進化論,而是高中幾年,我的心思一點也沒有放在學習上,如果是高一高二還隻是對打籃球情有獨鍾,那且隻是貪玩的話,到了最要命的高三,我早戀了,確切的說是戀愛了,因為十八九歲談戀愛,其實也不算早了。隻是,在高三談戀愛,從考學的角度講,完全可以提前與勝利女神說拜拜了。貪玩加上早戀,該玩的不該玩的其實都玩了,所以,麵對高考今天的這個結局,其實我心裏是有準備的。

還好,那個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網吧,鎮上台球廳老板娘的水桶腰長得粗壯、說話辦事卻很小氣,恨不得收錢的時候連小數點都算進去,所以那裏我是不感興趣的。整整一個暑假,我除了被爸媽關在房子裏貌似看書學習,偶爾在廁所沒人的時候偷著飛快的抽一支煙哼幾句鄭智化的水手外,我並沒有流落到社會上遊蕩。腦海裏不時浮現與之好過的所謂的那個女孩,我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在想她?還是想和她在一起的那個自己?總之,不知道亞當和夏娃究竟是誰性格內向?但初戀總是牢牢地占據著每個人的青春,並成為揮之不去的記憶。

開學了,我卻並不開心。再次踏進高三教室的刹那,分明感覺到新生們對複讀生那種詫異的目光,盡管,一年以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會變為複讀生。

課堂上教英語的老師依舊很喜歡給長得漂亮的小女生看手相,我有時候真不明白:教書的為什麼非得幹算命先生的活?這是我非常討厭英語老師的重要原因,當然,順帶著連英語這門功課也討厭了。更讓我感覺到目瞪口呆的是:一天之後,寫滿了我的初戀那個她也來複讀了,竟然選擇和我同班,MY,GOD!地球的轉動為嘛不能異常點?這樣的複讀還有意義嗎?我真希望能在觀音菩薩麵前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