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丘中郎將,發,發掘。丘,墳墓。中郎將,官名,秦置中郎,至西漢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將以統領皇帝的侍衛,屬光祿勳。
發丘中郎將:古代軍官職稱,與摸金校尉齊名,最早為三國曹操所設,通俗地說,就是國家盜墓辦公室主任。專門發掘墳墓盜取財物以充軍餉。自古至今,發丘中郎將已發展成為一個神秘的門派,而我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個神秘門派的傳人身上。
1912年~,一個動蕩的年代,群雄割據!戰火布滿整個華夏大地,無數人,妻離子散,到處流亡,為了活命承受著無盡的痛苦和折磨。人命如草芥!一條人命有的時候甚至還不如一個冰冷的饅頭。
我叫聾子,不是真聾,為什麼這麼叫,師傅起的,我也沒辦法。那個我是一個孤兒,從小被一個孤兒院收養,可是隨著戰火的擴大,孤兒越來越多,饑餓、疾病也隨之而來。大多數的孩子有時候連地瓜湯都喝不上。孩子們都在饑餓和疾病中苦苦的掙紮。本來以為我掛定了的時候,上天給了我一個生存的機會。好心的師傅路過我們孤兒院,莫名的原因將我和另一個夥伴收養,並帶上山傳授我們手藝,我們才沒有死在亂世當中。而故事則在我們長大後開始。
10年後,我和我的夥伴瞎子,長大成人。師傅說再也沒有可教授的手藝,便命我二人下山,尋找自己的機緣。順便幫師門完成一項任務。說白了,就是不知哪裏的一位大人物,給了師傅很多的小黃魚,讓我們下山去幫他幹點嘛?,什麼民族大義之類的整了老半天,聽得我都頭疼,最後我跟瞎子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睡著了。
“聾子,我們這麼多年都在山上,現在好不容易才下躺山,可是怎麼突然覺得不適應了。”
“別廢話,快點跑,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才下來,走快點,小心師傅反悔,不讓咱下山。還有,把咱順的小黃魚藏嚴實點,別讓師傅發現了。讓他知道咱順他東西,還不打死你我!“
“嘿嘿,放心,你沒聽昨天那位大人物說的話嗎,國家和人民正處於危亡之際....一把鼻涕一把淚,差點就抱咱師傅的腿跪下,師傅不可能讓咱回去的。安心。哈哈,下山嘍哦,聾子,你說我們第一站先去那?”
“先回孤兒院看看吧,咱走的時候,情況就很不好,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
“也是,畢竟是救咱一命的地方,看看能有什麼幫助的地方。”
誰能想到,我們選擇下山的第一個地方,就是我和瞎子開始亡命天涯的開始。
當我和瞎子回到孤兒院,眼前的一幕讓我們兩個大老爺們都潸然淚下。幾間孤零零的破敗土房,一個長滿雜草的破亂庭院。幾個髒兮兮的孩子在庭院中玩耍,眼前的一切是多麼的熟悉又陌生。院落的角落裏,正有幾個白發的婦人,在一口大鍋前緊張的忙碌著。
瞎子徑直的走向婦人,去詢問他當年青梅竹馬的去向,而我,則站在院落當中,看著嬉笑的少年們,回憶起我的以前的時光。
正當我沉寂自己回憶當中的時候,瞎子已經問完話,回到我的身邊,“聾子,齊院長已經去世了,以前的幾個媽媽也不在人世了,現在就靠這幾個老人照顧這些孩子,還有,那個院裏的情況很不好,缺衣少糧的,應該再過不久,連口吃的都有了,咋搞!有法沒?”
“吆喝,我以為你要說你的青梅竹馬呢,沒想到呀,小夥挺仁義呀。法?你以為我是齊天大聖?給你變點金子?還是讓咱蒙上黑麵去坐山為王,給你去搶點!我問你!師傅讓咱下來幹啥?”
“沒明說呀,就說下山活動活動,給國家、給人民做點貢獻。你看咱兩學的是問鼎、看鼎、尋鼎、開鼎,我學的武通!咱不能一下山就去挖人家祖墳吧,多缺德呀!要不咱先熱熱手好不好,你看?咱們是先去當土匪?還是給人算命?給活人看看宅子呀?不過,話說回來,幹土匪附近沒有什麼油水!看宅定鼎!附近也沒有什麼大戶人家!就算咱退而次之,看常人吧!可是這麼多嘴等著喂!看死你也養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