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輕繞在指間,溶解那一份夢的秋思,碰碎那一灘易碎的憂傷,細數涼雨落下。
秉筆畫一葉扁舟,閉上眼,躺在艙裏。是夜,小舟隨水輕輕浮動,搖搖擺擺,連心都是晃悠悠的。艙內幾點漁火微涼,艙外冷冷雨落下,細細的,纏綿的,似夢。伴著雨聲漸漸入眠,夢中也有雨,星星點點,雨聲密密。
秋天。
殘荷酣睡在水塘裏。繁密的雨細細落下,殘敗枯萎的荷葉護著她,慈母似的。他沉默,且聽這一簾細雨輕吟。雨落在水麵上,揉碎在浮藻間,他小心的,卻也驚擾了天空雲朵的夢。於是,殘荷也醒了。“留得枯荷聽雨聲”的韻致便漾蕩在一圈一圈的漣漪裏。那雨帶著淡淡的秋思,又淌進了我的夢鄉。
一朝醒來,夢過無痕。
西窗前,她靜坐。一針一線,是在繡花。夜很濃,看不清是在繡什麼花。月影轉,流雲淡。終於看清是在繡一枝並蒂蓮。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並蒂同心,共結連理。一針一線封存了心事。青燈下的繡女,可是在等待歸人?雨綿綿,風颯颯。那雨,是誰留下的淚?冷雨敲窗,一點一滴,一絲一扣,敲響了誰的心扉緊掩?慕思華年。早已無心繡花,倚著窗欞。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憶無極。用手去劃窗上的水痕,劃了又被雨給淹沒,再劃,再淹沒。劃著劃著,劃出了心緒萬千無人解。歸人可知歸?
有一句歌詞雲: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李易安在《聲聲慢》中雲:“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千絲萬縷皆是愁!聽梧桐細雨,瑟瑟其聲,他年誰憶?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的李易安無疑是淒苦的。國家破碎如風中無依柳絮,個人沉浮似水中無根浮萍。再加上丈夫離世,收藏多年的文物被盜,更是雪上加霜,她正如雨中海棠,綠肥紅瘦。不怪她說:“這次地,怎一個愁字了得?”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滴水到天明。這是蔣捷。聽雨是一種意境,亦是一種淡雅。一個人總是要聽一次雨的。花前,亭中,樓上,客舟裏,深山中,夜裏,黃昏,皆可聽雨。然,人生繁華似錦,世事無常如夢。張愛玲也曾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麵爬滿了蚤子。”所以不同的時間、地點聽雨,感觸亦是不盡相同。歌樓,羅帳,江雲,斷雁,茅廬,都被煙雨洗盡鉛華,沉浸在蔣捷聽雨的記憶深處。
雨是孤獨的。一人獨聽一場雨,寂寞也不請自來。指尖的涼和心底的痛都在這一刻蔓延。雨中總是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些人一些事。姥姥曾經為我撐的那把傘,如今遺失在何處?為何我苦苦追尋終是不得,隻能在回憶裏懷緬。姥姥離開的那幾日,也是在下雨,她是不舍嗎?成長默默帶走太多光陰,人和事也在時光裏遠去。所以,珍惜你身邊的人和事,不要讓他們成為你生命中的匆匆過客,過後再追悔莫及。
雨是幹淨的。洗卻三千紅塵煙火,褪盡四百世事浮華。鄉間陌上已有花開,城裏煙火幾人尋覓。雨洗盡一切痕跡過往,如煙散去。隱約記得和誰有過一次什麼約定,我反複拚湊回憶,終是不能記起。
雨是秀美的。水是江南的魂靈,雨是水的故鄉。撐一隻烏篷船,披一身蓑衣,戴著笠,雲煙深處水茫茫。吳音軟語是那樣親切,和風細雨是如此柔和。江南的黛瓦青牆,青石板路,溫婉小橋是雨中不能描繪的水墨風景,古典秀麗。
雨是慈愛的。潤澤世上蒼生,養育人間萬物。無悔亦無求,無怨亦無恨。他用自己的生命去演繹別人的繁華,去綻放別人的美麗,去成就別人的未來,去滋養別人的生命。然後他死了,葬在土裏,等待下一次輪回,去完成他永不可能可能完成的使命。
雨是多情的。秦觀有詩雲:“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古往今來,多少風流雅逸的故事是發生在雨中?雨如絲如線,繞住了有情人的姻緣,矢誌不渝。白蛇和許仙的那把傘還停留在雨中,卻早已人去樓空佳人逝。
雨後,山中野花開,蘑菇一頂一頂地撐著傘爭先恐後地冒了出來,竹筍也披上青衣匆匆出來。雨催熟了山中的野菜野果,村民們上山采來,洗淨,升起爐火,開始煮飯。於是,四合的暮色裏,家家戶戶都飄起了炊煙。煙火人家的祥和安穩便在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談話聲裏漾蕩開來。
窗外雨聲慢慢,輕打芭蕉;屋內燈影曳曳,靜候佳期。窗外風聲蕩蕩,戲舞落花;屋內人影戚戚,默等歸人。窗外花影重重,慢聽雨聲;屋內簾子擺擺,獨望人影。
細雨打落了昨日黃花,密密的一層一層鋪到過往,寂寂安然,人生的風景不止一處,不要懷緬,雨中秋思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