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吃準了吳三桂為了擴軍,那繼續戰鬥下去是他必走之路。唯有不斷地走韃子侵略道路,才能讓大周不至於因財政奔潰而自滅。現在得到新明絕密計劃,吳三桂哪有不理會的道理。
蘇荃道:“老爺真是厲害,竟讓這個狡詐多疑的人中計,料想吳三桂現在正在做去天竺的發財夢?”
吳天搖頭道:“不,那裏有肥沃的土地是真的,礦石也很多,比我們神州的含鐵量還高,金銀也有不少,隻是這些阿三不懂利用罷了。吳三桂隻要滅了天竺諸國,那搜刮十來億銀子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天竺地域遼闊,道路崎嶇,極難運輸,這才是最大的障礙,沒有十年功夫,吳三桂是難以征服那片土地的。”
言罷,吳天心災樂禍道:“何況吳三桂又曾做過韃子的奴才,對於如何‘調’教阿三,他應該成竹在胸。阿三人口雖眾,可全是些軟骨頭,殺起來難度不大,收服也不大。的確可以使勁地盤剝,十年足夠他掠奪的了,到時候我們隻要輕輕一推,或者讓龍兒把吳家斬盡殺絕,我們直接接收即可,多好的事情,吳家沒人了,斷子絕孫了,大周所有疆土都將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蘇荃擔心道:“可吳三桂已秘密招攬了不少大宗師高手為其服務,花銷雖然大,可也安了他的心。眼下新明也才隻有十位大宗師,而他便已有了五位,可見吳三桂已在下血本地招收了。”
吳天道:“大宗師也不是遍地都是,他們不過是借了不少氣運而產生,要不是不懂得利用,一樣不會有多大威脅。不要把大宗師想的太厲害了,大明隻要內部穩定,消滅這些狼崽子並不難。我有的是辦法,天竺哪裏也有不少宗師高手,是可以讓吳三桂養的那群高手去摸一下底,嘿嘿,有生才有死,有死才有生。這種數量上的宗師,我隻要需要,並不難培養。隻要我們培養天賦驚人的童子十年後必能晉級大宗師,十年已足夠我們碾壓天下所有高手的了。”
蘇荃歎道:“與你為敵的人真是可悲,連你手中的牌到底有多少都一無所知。”
她也知道新明在大宗師方麵培養並不快,可先天高手卻非常多,這些人隻要有了吳天對宗師的體悟心得,那他們突破宗師並不難。隻需時間來沉澱他們的武學根基,何況阿九的武學基礎極其紮實,放遠天下,阿九也是前五之列。
吳天把北方大漠的韃子攆走,給鄭家緩解了壓力,雖然科爾沁與鄭家有了合作的心思,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自古以來得出的經驗教訓,韃子永不可信。
現在沒有了北方蠻夷的威脅,鄭家便可把重兵布防在西南地區,防備吳三桂突襲。當下大權已落在鄭克爽手中,鄭克臧一家老小全被鄭克爽滿門抄斬。但凡支持鄭克臧的人幾近清洗殆盡,鄭克爽攜大勝之威將在今年九月初九登基稱帝。
至於北方的權利鬥爭,新明視若無睹,沒有發表任何言論,極是沉默。倒是大周支持鄭家立國,卻沒有給出大周也登基稱帝的信號。不過吳天相信吳三桂不過是為了試探一下新明的態度,要是新明沒有任何反映,那他便可登基稱帝。
做為遼東王的洪安通已站穩了腳跟,直接越過新明,直接派出使臣參加鄭家開國大典,司馬昭之心顯露無遺。洪安通似乎按耐不住心中的野心,也想在遼東建國,不想臣服於新明之下。
新明雖然有不少文臣武將都叫囂出兵,可吳天似乎沒有任何反應。阿九也知道沒有必要現在出兵,現在正是新明改革的關鍵時期,也是發展的大好時期,底蘊還不太厚實,要是隻統一神州,新明早已具備這個統一的實力了。
新明布局的是整個世界,要打就快打,絕不能打持久戰。這會影響新明吞噬整個亞洲的步伐,海軍和陸軍都還不足以碾壓北方和西南,知道核心機密的大臣,沒有一個出來支持北伐,去討伐北方鄭家這個亂臣賊子。阿九為了給天下一個交代,隻是發出了一道聖旨,言及立國是新明將在十年內不對任何勢力出兵的承諾,雖然鄭家是亂臣,但為了立信天下,隻能遵從朝廷法度,期限未到,新明不做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