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為了教育,甚至寫了一篇震撼性的文章出來,名曰少年中國說。其意在教育當今少年,嘿嘿,大家都知道這篇文章實是來自於後世民國時期的文化巨匠梁啟超的文章摘錄。
吳天這篇少年中國說已成了時下孩童的啟蒙文章,屬於必修之文。如今在北方也有不少粉絲,就是文化界內也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吳天也是為了打壓當下五大思想家的傲氣,不要把他當成莽夫,不知文采的人。
吳天雖然不再新明坐鎮,但他的女人都在新明與公主統治新明。吳天這種做法,令所有人都蛋疼,要是吳天登基稱帝,大家是抱雙手讚成的。可惜吳天不想受皇帝身份的束縛,現在新明大臣和百姓已漸漸地適應了吳天這種無為而治的思想。他人不在,但他的思想和治國方針仍在他身邊的女人執行下運轉了起來。
吳天現在已不再管儒生的死活了,他已在想著如何把鹿鼎記中那些尚未吃下的美味可口的菜搶來,雲南這裏就有神龍教,據聞神龍教中有個聖女龍兒長的國色天香,傾國傾城,他要是不去見一下,心裏實在是癢的很。
李香君、柳如是和陳圓圓三女正在研讀吳天寫的少年中國說,覺得寫得太好了,想不到吳天竟有這樣的文采。對於時下的教育方向有著極大的衝擊,這是新明下一波打擊西南儒生的利器。
柳如是美眸中閃耀著金光,委實未料吳天還有這等才情,太出人意料了。細想新明的教育,著實是這樣,吳天非常重視‘教育從娃娃抓起’。就連資金都大量傾斜到教育上麵,這可不是那些儒生隻說不做,他是既做也說。
柳如是含情脈脈地道:“老爺,你太有才了,讓人深省的文章也寫出來,妾身就沒有這樣的文采。”
吳天懶洋洋地道:“這篇文章也是為了打壓新明那些自命不凡的大儒,免得他們翹尾巴,把老子看成是個大老粗,不知文章之妙。”
李香君笑道:“老爺可是把那些大儒‘羞’辱了,不怕他們在背地下詛咒你麼?”她同樣為吳天寫出的文章感到震驚,可見吳天胸有溝壑,文治武功樣樣卓傑,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吳天冷笑道:“在新明擺老資格是不會有人甩你的,除非你擁有真才實學,隻有這樣才有人尊重你和擁護你。新明可不是養廢物的國家,既然拿了國家俸祿,就要為這個國家奉獻出與俸祿匹配的才能出來,不然地話,哪裏涼快哪裏呆去。”
瞧著柳如是和李香君有些心不在焉,她們自負有治國之才,苦於是女兒身,所以才埋沒於巷閭之間。現在吳天建立的新明給了她們出世的機會,要是不把握住這個機會,隻怕以後就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一展抱負了。
吳天瞧出兩女的心思,不由笑道:“你們要是想去新明發光發熱,那倒不是不可以,阿九現在邊人才身急缺,不是信任之人是不可能在她身邊聽用的,現在你們是老子的女人,當然沒有了這方麵的顧忌。”
柳如是驚喜道:“我們也可以做官?”
吳天淡然道:“女人就不能做官了,武則天、上官婉兒不是官麼?現在的公主不是官麼,不也一樣把新明治理得井井有條。那些大儒不也照樣畢恭畢敬。”
陳圓圓道:“還不是有老爺在背後支持,要是沒有老爺,隻怕那些大臣早反了。”
吳天笑道:“就是啊,你們機會就在於此,隻要我還活著一天,你們就可以為新明奉獻出自己的才能,有施展才華的地方。要是我不在了,那你們也就沒有機會了。畢竟男人是這個世界的統治群體,女人永遠都無法統治天下,主要是格局問題,倒不是女人就不適合。上古時期又不是沒有母係氏,可最終還是被男人替代,成為人類傳承基石。”
柳如是、李香君頗為心動,隻有陳圓圓沒有這方麵的‘欲’望。所以對吳天給她們這個施展才華的機會卻沒有任何歡喜,隻是杵著下巴,笑吟吟地看著柳如是、李香君和吳天,神色淡然,這讓兩女很是受傷,從未見過如此沒有誌氣的妹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