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亡國不是崇禎皇帝的過,而是大明這個統治基礎出現了問題,官紳早已尾大不掉,真正的蠹蟲就是這一階層。當然,大明的商人也是滅明急先鋒,他也是軍閥之一,這點他承認,也心服口服,對東林黨人的評價公平公正,一點沒有汙蔑東林黨這個集團於國的禍害。
在滿清入主中原後,東林黨上至魁首下至成員,投降派暫居了絕對優勢,真正的愛國分子百不存一。如今這些鐵骨錚錚的儒人卻得到了吳天的重用。吳天用人頗有三國大魏曹操的精髓,量才而用,絕不會看你的名聲和地位,沒有能力,你就是說破天也不會用你,最多把你打發到教育這一塊中去教書育人,實現儒人最樂見的桃李滿天下的願望。
吳三桂苦澀道:“本王雖然高興儒生的擁護,可也是吳天不用而棄之人啊。人家丟了的垃圾,他卻要一副禮賢下士的態度,包容這些儒生,讓這些儒生在大周繼續禍害大周。”
夏國相雖然是吳三桂的女婿,可他知道吳三桂的心思。吳三桂對天下儒人並無歡喜,隻是現在時局不一樣了,新明已在江南重新建立起來,他的身份又決定了他不能跟著新明走,隻能另外立一個大周,唯有如此,他才能與新明和台灣鄭家三分天下。
本來把陳圓圓接回王府,再次利用陳圓圓身份當遮羞布,可惜陳圓圓已經不用了,陳圓圓有了自己的選擇。對於一個曾經的秦淮八豔之首的陳圓圓來說,吳三桂已沒有她依附的條件,吳天才是她的最佳選擇。
像陳圓圓這樣的天下絕色,又有那個成功男人可以放棄的呢?吳天與他,隻要腦袋不秀逗了,均會選擇吳天作為依靠。雖然天下人都知道新明的皇帝是阿九,但真正的無冕之王卻是吳天,可吳天沒有登基稱帝,就是新明滅亡了,不論是鄭家還是他吳三桂也不敢對吳天怎樣,不但不會,還要恭敬有加,不能把自己當成皇帝,而是當作他的崇拜者,唯有如此,他們才能睡得安心。吳天做不到滅盡天下所有人,卻可以滅了皇室所有人。
他以為吳天是一個武夫,可吳天的治國理念卻讓他惴惴不安,夜不能寐。現在就是希望雲南神龍教教主能突破到先天‘巔’峰,成為大宗師,還有金頂門的一眾高手,隻要兩個門派突破到大宗師,又探索出吳天的弱點,針對性的下手,一旦有了對付吳天的手段,那他便可出兵北方,滅了鄭家,或是聯合鄭家滅了新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舉辦儒林大會,不過是為了和北方鄭家搶人才而已。鄭家也好,他吳三桂也罷,那些有識之士均不看好他和台灣鄭家。真正受人尊敬的大儒,沒有一個投在他麾下,鄭家也沒有,如今鄭家露出了狐狸尾巴,野心暴露了出來。
不過吳三桂卻不認為鄭經會是他的對手,實在是鄭經已老,早已力不從心,而鄭克爽和鄭克臧又在爭奪王位,據可靠消息,鄭克爽已有滅哥哥鄭克臧的心了,且天地會陳近南又支持立長不立幼,這讓鄭克爽不得不殺了陳近南。
天地會一旦沒有了陳近南,那些天地會中的人將投在新明的懷抱,反正天地會的宗旨就是反清複明,他們不過是順其自然罷了,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隱匿在悅來客棧的吳天卻笑道:“吳三桂要崛起了,這隻烏龜比鄭家有分量多了。何況還有不少漢奸尚未清理殆盡,投靠在吳三桂麾下居多,鄭家對於人才又不甚重視,隻重用台灣係的文人,何況台灣係的文人都極其鄙視北方儒生,這些儒生要是不投靠吳三桂那就沒天理了。”
李香君道:“北方鄭家到現在都不了解吳三桂的真實實力,吳三桂一直暗中招兵買馬,精銳就有二十萬,如今得到了西南地區,實力更是暴增,兵馬約莫四十萬之眾。台灣鄭家以前隻注重海軍建設,未重視陸軍,這是地域決定了台灣鄭家的軍事革新傾向。”
吳天冷笑道:“鄭家的二公子正在密謀暗算陳近南,嘿嘿,天地會一亂,那鄭家如同瞎子一般,對天下局勢的把握將不複存在。反而是吳三桂這隻大烏龜要雄起了,他重用那些沒有文人節操的儒生,其中也不無有用之才,何況北方在韃子鐵血統治下,已把那些心懷故國的儒生滅幹淨了,能活下來的文人,大多都是漢奸,或是軟骨頭,有了人才,西南想不發展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