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1 / 2)

第四十五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

韃子占據中原花花江山,殺了不少人,不剃發易服者誅之,不服從管製者殺之。為了統治,順治更是殺人無數,多少冤魂埋葬地底。如今韃子已無力統治中原,退守關外,中原登時陷入了軍閥混戰,民不聊生

江南算是整個神州大地最為和平的地區,但是現在也人頭滾滾,這些儒生沒有死在韃子手中卻死在了吳天手中,偏偏沒人敢把這個罪過扣在吳天頭上。

整個應天府早已成了屠宰場,那些昔日高高在上的豪紳,卻已成了朝廷刀下鬼。在清理完那些反對者後,朝廷兵馬忽然動了,紛紛向江南各地派兵,錦衣衛、禦林軍紛紛出動,目的顯然,他們是去抄家滅族,不是宣旨示恩。

十天過後,各地統計出來的結果,讓阿九等人膛目結舌,這些殺了士子家中所掌握的土地竟有千萬畝之巨。太不可思議了,由此可見,這些士子到底有多心黑,單是這些反饋回來的信息,可以看出這些人在地方上劣跡斑斑,尤其是在韃子統治時期,更是吞並無數土地,多少人家妻離子散。

整個江南地區的商賈參與者甚眾,充公的土地也有千萬畝,銀兩更是高達一個億,統計回來的數計,讓王夫之、孫奇逢、顧炎武、黃宗羲、李顒等人目瞪口呆,一時無語。

他們是知道這些儒生很壞,早已失去了儒者風骨,可收集上來的信息,卻讓他們無地自容,有辱斯文啊。那痛心疾首的神色,看得阿九直搖頭,冷笑道:“現在知道本宮為何要這樣做了罷,這些毒瘤不除,天下不寧。”

王夫之咬牙切齒道:“當真該殺,死不足惜,要是老夫出手,非滅他九族。”

阿九道:“任何一個王朝,一旦到了土地兼並嚴重狀態,那這個王朝便已到了死亡期了,如果沒有韃子在中原統治三十多年,隻怕大明就沒有現在容易改革,天天拿著祖宗規矩說事,無非是為了為自己的親人或是故友謀取利益。不開海禁,那關稅如何收取,這些關稅又將被這些官商中飽私囊,有誰想過大明國事艱難。他們就是依附在大明軀體上的蠹蟲,永遠也喂不飽。”

聽著阿九的話,顧炎武等人把腦袋耷拉著,根本不該反駁阿九的話。忽聽阿九話鋒一轉,又道:“本宮慶幸我大明不該亡,也慶幸大明還有爾等一眾忠心之臣,有諸位卿家義無反顧的堅持反清複明,那也不會有現在的新明王朝。”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擁有這種為國為民的精神,大明就不會亡。如今雖然血腥了些,可也把吸附在大明身上的蠹蟲清理帶勁,大明隻會越來越清明,越來越強盛外,本宮看不到大明會滅於胡虜之手,滅於軍閥之手。”

蘇荃站出來道:“公主,當今天下,也隻有江南的確做到了清明,其餘地區尚在亂臣賊子之手。遼東忽現神龍教,打著恢複大明的旗號,建立大明遼東王朝,昨天已派來使臣,請求公主冊封洪安通為遼東王,永鎮遼東,不讓胡虜肆虐遼東之民。”

這事也是昨天使臣到後才知道的,又是地方軍閥中第一個向江南新明請求冊封的軍閥。遼東神龍教,阿九比誰都清楚,吳天還親去了一趟神龍島。吳天沒有滅了神龍島,現在神龍島還有利用價值,以吳天的性格,若神龍島沒有利用價值,隻怕吳天在神龍島就把洪安通滅了。

顧炎武等人對神龍島極其陌生,不過現在新明初立,為了取得中原正統地位的合法性,一眾大臣不得不出來諫言。隻聽黃宗羲道:“回稟公主,眼下我朝初立,民心尚未歸附,為了新明立國的合法性,隻能冊封洪安通為遼東王,待我新明軍隊訓練有素,國立強盛時再出兵北伐也不遲,讓洪安通坐鎮遼東,總好過韃子統治遼東。”

王夫之、李顒、孫奇逢、顧炎武等人紛紛附議,不過接下來卻是最為棘手的北方,台灣鄭家已在北方接手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借天地會的力量在京城立足了,打著複國大明的旗號,更是尋了個小皇帝當作寧靖王的子嗣,大家心知肚明,這是鄭家為了牽製江南正統的合法地位而立的傀儡皇帝。

“蘇荃,你替本宮寫一道聖旨,正式冊封神龍教教主洪安通為遼東王,不過本宮有一個條件,但凡遼東本土軍閥必須滅族。尤其是祖家和李家,本宮要看到他們的誠意,隻要做到這點,本宮就答應冊封他為遼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