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大儒家巨頭在商榷外麵儒生之事,皇宮中也在商議,大玉兒、蘇麻喇姑兩人坐在阿九公主兩側,仔細打量蘇荃、方怡和沐劍屏等人,今天是決定外麵那些儒生的生死時候了。
阿九瞧著吳天的信,臉上露出了輕鬆的神色,她雖然痛恨這些漢奸儒生,但是人實在是太多了些,殺之不絕,甚是擔心帶來千古罵名。不過吳天並未叫她親自下令去殺,而是以吳天的名義屠儒。
在立足江南時,阿九已殺了一批那些大漢奸一類的名門望族,土地又分給了窮苦百姓。如今再殺這些小魚小蝦,她又於心不忍,不過有了吳天的支持,並且吳天不在乎這些儒人,這為她將來登基稱帝減弱了抗力。
不過大玉兒和蘇麻喇姑聽到吳天以她們的名譽出手清理,具體的執行者卻是毛東珠和蘇荃,在他的女人中,也隻有毛東珠和蘇荃最適合。阿九看向蘇荃,歎道:“妹妹,你不怕背這個罵名麼?”
蘇荃道:“既然是相公的命令,那小妹出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名譽上是相公,我們不過是幫凶而已。無非殺了太多,會有人諫言姐姐殺妹妹罷了。”
蘇荃對吳天的狠辣倒是親身體會了,簡直不把這些人當回事,說殺就殺,毫不猶豫,就是為了名聲,吳天卻獨自承擔下來。當然,在應天府的火力點也被大玉兒和蘇麻喇姑頂著,知道是她和毛東珠出手的人,也隻有朝中大臣而已,其餘的人都不會知道其中內情的。
阿九苦笑道:“我恢複了公主的身份,仍不不如相公名氣大,聲望高。以他的名義倒是符合相公的身份。韃子幾百萬都敢屠,何況是幾萬士子而已。”
她亦覺奇怪,這些儒生不斷地抨擊朝政暴戾,不給儒生活路,偏偏不敢說吳天的不是。料想吳天已把他們殺怕了,遇到吳天這種人,要麼順衝,要麼閉嘴,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阿珂道:“要是相公在這裏就好了,隻要相公在,外麵那些壞人敢這樣囂張?”
阿珂並不知道外麵有這樣大的聲勢,實則也是阿九等人故意為之。這是最後一次清理,同時也是這些儒生中大部分人都掌握了江南大片土地,而且借口早已經有了,顏元就是暗中支持這些儒生,當時吳天沒有殺顏元這個文化漢奸也是了為了清理今天的儒生。
當下知道詳情的隻有蘇荃和阿九,不過大玉兒和蘇麻喇姑應該猜到是吳天設的局。倘使吳天坐上了帝王寶座,恐怕千古一帝才是他的名號,實在是看問題太深遠了,當時吳天沒有殺顏家,卻羞辱一番揚長而去,如今遇到這種事情後,方意識到吳天在那個時候就已為今天的事情布好了一切。
皇太極、多爾袞與吳天相比,根本不在一個層次。天下人都被吳天玩弄於鼓掌,她很擔心科爾沁部落恐怕要麵臨滅族之禍,吳天從骨子裏就不在乎外族死多少人,也不在乎那些與他做對的人死多少。
如今應天府辦理的學校已漸漸地向整個江南地區推廣了,並且吳天又叮囑公主招攬了真正的鴻儒巨頭為其搖旗呐喊,十年時間便可大量地使用培養出來的人才,而這些人又從小灌輸了忠君愛國思想,教授給這些十二三歲孩子的東西又相當實用,已有替代科舉的跡象。
阿九捏了捏阿珂的鼻子,笑道:“他要是在這裏,恐怕外麵的那些儒生早已噤若寒蟬。相公與我們不同,他殺人是不需要理由,也沒有人敢對他怎樣,他的形象已深入人心,那些儒生說的話,百姓不會聽的。但是我們就不一樣了,影響力不足,也未深入人心,這就是區別啊。唉,要是相公登基稱帝就好了,可惜他不想做皇帝,天下也隻有他不在乎這個位置。”
此時,阿九的小肚子已微微凸起,顯然懷了身孕,就是雙兒、阿珂、阿琪、何鐵手也有了,吳天沒有讓何鐵手出手,也是顧忌她們的感受,害怕她們顧慮重重,下不了重手,要為孩子積德,所以吳天才急匆匆地把蘇荃和方怡等人派來處理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