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和平協議
吳天並未把秋恨水刺殺田單的事情當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反正在滇國是不會發生種事情的。畢竟滇國對這方麵的打擊和清理相當嚴厲,至於這種政治刺殺事件,不過是把眾人目光從滇國身上轉移到秋恨水身上去罷了,同時也提醒諸國,秋恨水也不是聖母,下起手來同樣狠辣。
一個月後,在秋恨水刺殺事件中平息下來後,吳天派出大使到諸國宣傳滇國和平理念,並願同諸國在十年內不進行軍備競賽,自願把滇國總兵力五十萬降至三十萬,為諸國和平帶來曙光。
楚國和秦國倍受滇國軍事威脅,壓力極大,兩國獲悉滇國願簽訂和平友好條約,紛紛響應吳天的這一和平政治信號。明知吳天是擴張土地吃得太多,已無力繼續擴張下去,緩和周邊國家的緊張態勢之目的,但兩國也沒有聯合滅滇國的能力和實力。
楚國和秦國也希望滇國這樣做,他們照樣需要時間來梳理國內各種矛盾,籌備未來霸權和一統天下做準備。隻有信陵君和田單沒有響應吳天的和平號信號,現在信陵君已快把趙國和韓國的疆土蠶食殆盡了,怎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呢?
齊國沒有響應吳天的政治和平,乃因齊相田單遭到了秋恨水可恥的刺殺,齊國有報複的借口,打算滅掉燕國,為齊國擴張疆土和戰略空間。雖然有燕國頂在前麵擋住匈奴的威脅,不過現在天下格局發生了巨變,齊國若不積極擴張,那齊國將有滅亡之危。
田單和信陵君兩人都不想自己的國家滅掉,至於燕國的響應和平信號,可燕國夾在魏國和齊國中間,趙國又將亡國,韓國隻剩下國都沒有攻克外,其餘的國土都已落入魏國之手。吳天臉上露出了笑容,他的目的實則是楚國和秦國,至於其它國家,對於滇國而言並無多大損害,反正隻要其它國家不損害滇國的經濟利益,那滇國就不會發出自己的政治聲音,埋頭苦幹,把滇國的軟實力和硬實力都打牢。
在吳天發出和平聲音後,田單和信陵君兩人會麵了,並對將來兩國關係進一步鞏固,隱隱間有聯盟的趨勢,隻是為了顧及滇國的感受,所以沒有明目張膽的大肆渲染。田單也意識到齊國的危機,又瞧著魏國吃得油光嘴滑,趙國和韓國滅亡已成定局,現在趙括戰死,龐媛和李牧已被壓縮在了狹小空間內,隻差李牧和龐媛投降了。不過兩人都是吳天曾經提拔起來的將領,投降魏國的可能性不大,很有可能會帶著殘餘力量突圍,然後歸附滇國。
當吳天在壽春與楚國、秦國簽訂好協議後,臉上露出了笑容,高興道:“大家其實何必打生打死呢?如今我們三國都把邊境上的軍隊後撤三十裏,三國均削減軍隊數量,這是我們三國百姓所期望看到的,發展本國經濟才是首要,滇國作為經濟大國,是有責任為兩國發展做個帶頭兵。”
吳天現在不搞軍事侵略,而是采取經濟侵略的方式,反正楚國和秦國內部亂象已生,滇國的確沒有必要軍事威壓,這不利於滇國將來一統天下。秦王贏駟、楚王熊元嘴巴笑得都合不攏了,覺得吳天太可愛了,竟願出錢發展秦國和楚國經濟。
滇國現在大肆鼓吹滇國的偉光正形象,又要宣揚滇國百姓的富裕。等滇國通過經濟手段和滇國文化把兩國百姓的心都收了後,就是滇國對秦國和楚國剪羊毛的時機。稍微有些遺憾,沒有把田單忽悠到和平共處的協議中來,若不然,滇國可以把齊國也納入剪羊毛的國家中來,為滇國的建設和大發展添磚添瓦。
楚國和秦國這般急著簽訂,實因兩國國庫已空,已火燒眉毛,國內亂象又已露頭,若有外部壓力,會給兩國國君帶來極大的壓力,不敢輕舉妄動。現在滇國這般大義凜然地承擔起複興兩國經濟,秦王贏駟和楚王熊元兩人感覺吳天就是個傻子,是不是剛剛滅了夜郎、靡和邛三國後,想要走齊國當年的霸權主義,爭個天下霸主的名分。
瞧著滇國自動縮減野戰軍力,使得贏駟和熊元都看到了吳天的誠意,所以贏駟、熊元與吳天的關係均緩和了下來,好得穿一條褲子。隻有秋恨水大罵吳天無恥,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尾巴狼,絕不會按什麼好心,一定有什麼更大的陰謀。
秦國傳來和平協議的簽訂後,好多百姓都拍手歡呼,官員彈冠相慶。殊不知吳天采取的是非常高明的次殖民經濟的策略,高超的經濟手段,讓秦國和楚國的百姓不知不覺間就倒向了滇國,也為將來吞並兩國打下厚實的民心基礎。
羋月看著簽訂的協議內容,目光中充滿了疑惑。她不相信吳天會善心大發,以吳天的貪婪和鐵公雞的尿性,一定還有陰謀未曾發現。羋月臉色鐵青,尤其秦王簽訂了一攬子經濟援助和秦國資源大開發等條約後,她是無能為力,明知吳天不安好心,她也沒發現吳天的歹心在哪裏。
項少龍看到一攬子協議,臉色發青,發現吳天走的是美國坑中國之路,可惜他不懂經濟,並不知道其中危害,隻知道這樣的條約是不能答應的。但是秦國不論軍方還是文官重臣紛紛附議秦王贏駟簽訂的協議,覺得戰爭上沒有拿到好處,反而通過友好和平商議拿到了,這是不戰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