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批鬥學術界(2 / 2)

吳天這一手可把所有國家打得無還手之力,吳天主張務實,反對務虛,那些所謂的學說遇到吳天這種全才,若是不切實際,根本玩不轉,會被吳天批得體無完膚。當下各學派的弟子都在滇國地方上去搞實踐去了,論證其理論真偽。

吳天給諸子百家大開方便之門,隻要得到證明其正確性,均可入仕,滇國原本急缺的人才,如今卻充裕起來。就是沒有得到采納的學派,也可以從事教育工作,一邊搞教育一邊搞研究,日子過得非常舒心。

黑龍也想把那些沒有受到重用的學派挖到秦國來,偏偏這些人卻沒有一個動搖的,都想在滇國有一番作為。理論不行,可以通過實踐慢慢的論證修改,以前缺錢,日子艱難,無人問津,如今吳天給予了他們寬鬆的研究條件,更給了一條活路,從事教育工作不也是一條政途麼?一旦政府缺乏能幹人才,便會從教育骨幹中挑選出來做官。

反正教育方麵非常自由,國家開薪水,隻要教育的孩子是按照國家教科書教導就可以。你可以提出反對意見,但必須在諸子百家學院去辯論,拿出你的各種理論以及地方上實踐得出的可行性報告,一旦采納,便可青雲直上。

韓非現在擔任司法院院長一職,並著力研究刑律,找出滇國頒布法律的漏洞,然後補全這些漏洞。韓非雖然有很多人嫉妒,但是滇國的王後是韓晶,因為吳天對韓非的重視,所以韓晶也非常照顧這個韓國王族子弟,想要整韓非,真沒有人有這個膽子。

吳天用人從來不看出身,李斯和韓非都是荀子的弟子,但是範增卻不是,名望並不高,默默無聞。在建立諸子百家學院後,他竟然入滇尋求仕途。吳天看到範增的名字後,立即提拔使用,如今正在吳天設立的參謀部任職。

眼下隻有一個人尚未來滇國,那人就是統一秦國的絕頂謀士尉繚子,此人至今未至滇國,吳天有些惋惜,若是尉繚子來了滇國,與樂毅、範增倒是可以論及軍事,由他提出各種軍事理論,讓三人編寫滇國軍事理論以及軍事教材,結合孫子兵法,可以整理成一套切合滇國使用的兵書大全。

至於張良,吳天非常堅信,等韓國被魏國滅後,他必來滇國謀求官位。畢竟韓晶是滇國的王後,他又是韓國的貴族,如今韓非得到了重用,那他也不會差到哪裏去,何況他現在還是個小屁孩,正是求知欲極強的時候,韓晶曾邀請張平把其子張良送來滇國就學,畢竟教育之完備非滇國莫屬。

隻苦於韓國現在正是國家危難時期,已有滅國現象,他不想把張良送來滇國,實因影響問題,若他把張良送來滇國,會讓韓國其他人誤為韓國即將亡國,其後果將不堪設想。

蔡澤瞟了羋月和秦王一眼,歎道:“我們不得不承認一點,吳天有識人之明,如今韓非和李斯在滇國都得到了重用,就是樂毅都有把李斯培養成未來滇國丞相的接班人,滇王也有這個意思。要不是項先生提及兩人,隻怕我們還不知道兩人之才,也不會重視兩人而去了解。”

項少龍道:“現在還有兩人可以尋找,此兩人都是當世大才,一人是尉繚子,在魏國,目前尚未出仕。另外一人則是楚國隱士範增,此人謀略相當厲害。也未在楚國出仕。有此二人,大秦未必不能與滇國爭天下。”

黑龍半驚半喜,低聲道:“範增已在滇國參謀部任職,滇王正在大力培養此人,隻有尉繚子尚未在滇國和魏國出現。隻是尉繚子現在行蹤飄渺,就連信陵君也在尋訪此人,顯是吳天用人之道受到了刺激,他也在積極提拔新人和尋訪賢臣。”

項少龍現在是蛋疼了,他知道的人才大多都在滇國。李牧這個戰國名將卻又是吳天在趙國做相國時提拔起來的人才,若要投效,選擇的人會是吳天。何況信陵君吞並趙國和韓國已成定局,如今韓國已在信陵君的兵鋒之下,若非有吳天暗中支持的兵器,隻怕韓國早已滅國了。

秦國是想出去分一杯羹,但是秦國又怕滇國出兵巴蜀兩國,邛國和靡國已是滇國嘴邊的菜,眾人都不覺得憑借滇國的力量會滅不了邛國和靡國。楚國同樣虎視眈眈地盯著秦國犯錯,然後一雪前恥。

信陵君與楚王早已達成和解備忘錄,一旦秦國兵出函穀關,那楚國就立即出兵收回秦國曾經侵蝕楚國的國土。何況滇國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一統西南,甚有吞並巴蜀的危機。秦國現在抬頭一瞧,崛起的國家不單有滇國,就連魏國的國力也漸漸地強盛起來。

秦昭襄王苦澀道:“吳天就是我大秦勁敵啊,他一出現,就讓我大秦國力大降,更是暗中相助信陵君上位,使得魏國國力日漸強盛起來,吞並韓國和趙國已成定局,我們就是支持趙王,但趙王著實昏聵,有心而無力,白白浪費了錢財。” ....